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5年首先在湖北京山屈家岭发现而得名。年代约当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早期。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北达黄河南岸。主要遗址有京山屈家岭和朱家嘴、天门石家河、郧县青龙泉、房县七里河、武昌放鹰台等。陶器以手制为主,灰陶居多,其次为黑陶和红陶。器形有鼎、甑、盆、钵、碗、豆、杯、壶、罐、缸等。多为素面,少数有弦纹、附加堆纹。此外有少数彩陶,包括胎薄似蛋壳的彩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石铲、石锄、石斧、石锛、石镞、骨镞、骨鱼具等。彩绘陶纺轮是屈家岭文化最富特色的器物之一。装饰品有陶环和陶制的鸡、鸟、狗、鱼以及玉器等。屈家岭文化的人们已过着农业为主,畜牧和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种植稻谷,饲养猪狗。房屋一般平地起建,用大量红烧土或拌以稻壳草泥筑出高于地面的房基,多双间或三间,也有单间的。墓葬为土坑竖穴,直肢与屈肢并存,少数随葬猪下颌骨。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猜你喜欢

  • 太子三少

    官名合称。即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 杨涟

    1572—1625明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字文孺,号大洪。万历进士。授常熟知县,累迁兵科右给事中。泰昌元年(1620)迫李选侍移宫。天启二年(1622)任礼科都给事中。四年进左副都御史。上疏劾魏忠贤

  • 正脊

    建筑部件名称。位在屋顶前后两面坡相交处。等级较高建筑的正脊两端砌出鸱尾、鸱吻、龙尾、吻兽、正吻等装饰物。脊中间砌出宝瓶等饰物。汉代起正脊两端开始有生起,唐、宋、元沿用,明、清恢复平直状态。

  • 燕荣

    ?—603隋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字贵公。性刚严,有武艺。初仕北周,为内侍上士。入隋,为晋州刺史、青州总管。对下严酷,吏民畏之,境内肃然。从攻陈,以功检校扬州总管,后为幽州总管。曾迫范阳士族卢氏为吏

  • 元山电线条约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电信事务约章。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五日(1891.3.24)签订。凡九条。主要内容:(1)变通《中国代办朝鲜陆路电线合同》中有关规定,允朝鲜自行设办元山线路;(2)根据前订有关条约的原则

  • 中华新报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七日(1908.4.17)在广东汕头创刊。革命派言论机关。叶楚伧主编。日出两大张,周一休刊。

  • 蒋元中

    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永嘉九先生之一。与许景衡诸人同宗洛学。黄宗羲疑其未见伊川,为私淑弟子。所作《经不可使易知论》,为太学诸生所传诵,至刻之于石。周行己谓永嘉游太学九人中,他与沈躬行皆“不幸早死”

  • 黄老之术

    亦称黄老之学、黄老道德之术,或黄老术。指黄老学派的学术。战国时流传于楚、郑、赵、齐等地。齐国稷下学宫,是该学术的培植、发育和昌盛之所。《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

  • 刘一清

    元临安(今浙江杭州)人。著有《钱塘遗事》。

  • 倪文尉

    ?—1890清安徽望江人,字豹臣。咸丰进士。以主事签分刑部。咸丰十一年(1861)从河南巡抚严树森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同治十一年(1872)授湖北荆州府知府,兴筑长达二百里的万城大堤,为下游数十州县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