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屈大均诗文案

屈大均诗文案

清雍正、乾隆朝文字狱。屈大均著有《翁山文外》等书,曾静投书案中,曾为张熙所称道,因被株连。雍正八年(1730),其子惠来教谕屈明洪自首,署理广东巡抚傅泰以屈大均诗文多有悖逆之词,遇明朝称呼处俱空抬一格,遂将其诗文禁毁,子孙流放福建。乾隆时查缴禁书,大均族曾孙屈稔浈、屈昭泗藏有其书,被搜出上闻,奉旨以屈大均“托名胜国,妄肆狂狺”,书版一律焚毁。还要剖棺戮尸,因不明坟墓所在而罢。

猜你喜欢

  • 奉使日记

    书名。西夏李师白著。师白曾于天盛十六年(1164)、十九年两使金国,尽得其民风土俗,因撰为书,共三卷。今不传。

  • 元仪

    ?—409北魏宗室。代王拓跋什翼犍孙。有算略,善骑射。赐爵九原公。登国六年(391),从道武帝征匈奴刘卫辰,封东平公。受命督屯田于河北五原至棝阳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及后燕平,迁尚书令。后为左丞相,

  • 明光隘

    云南腾越九关之一。在今腾冲县境。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置。为边防土弁驻屯之所。土把总杨姓,世职。

  • 职方式

    唐尚书省兵部职方司办事章程。式文已佚。《唐律疏议·卫禁·烽候不警》中曾略引此式中关于烽候放烽规定的条文。

  • 粟弋

    古地名。始见《后汉书·西域传》(今本作“栗弋”,乃形近而误)。当即同书《文苑传》之“侲”,皆指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之间以泽拉夫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粟弋”即其古称粟特(Soghd)之音

  • 王俊民

    北宋莱州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字康侯。嘉祐六年(1061)进士第一,为应天府发解官。得狂疾,未几卒。后有人托名夏噩,作《王魁传》以传其事,不可信。

  • 高平县

    ①西汉置。治今宁夏固原县。为安定郡治。东汉属安定郡。三国魏废。十六国前赵复置,为朔州治。北魏太延二年(436)改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复置县,为原州、高平郡治。西魏末改为平高县。其城险固,汉时号

  • 丽正修书院

    官署名。唐开元六年(718)改乾元院置。设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掌校刊、修书、侍讲。八年,加文学直、修撰、校理、刊正、校勘官。十一年,置丽正院修书学士。又设分院于光顺门外。十二年,东都(

  • 永光二铢

    南朝宋铜钱。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行。钱文“永光”,横读,重二铢。

  • 护西胡校尉

    官名。十六国北凉置,掌管凉州地区少数族事务。李玄盛以安西将军、敦煌太守领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