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寒族

寒族

南北朝、隋、唐时非身份性地主。又称寒门、孤寒、素族、庶族等。其中包括官僚地主、商人地主、地方豪强。两晋时,寒族不能担任高官显职,只能任中下级官员。南朝时,寒族始掌机要,社会地位虽不高,却掌握实权,为皇帝亲信。刘宋时,高级官员中约三分之一以上为寒族出身,士族地主垄断高级官职的局面开始改变。北周实行“擢贤良”政策,寒族地主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隋唐实施科举制,为寒族入仕打开方便之门。武则天时,修订《姓氏录》,规定“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五品以上庶族官员始上升为高门。终唐一代,寒族出身的宰相有一半左右。

猜你喜欢

  • 苏福省

    又名苏馥省。太平天国建立的行政区。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占苏州后,随即建立新省。以苏州为省会,辖区包括武进、阳湖、宜兴、荆溪、江阴、金匮、昆山、新阳、镇洋、吴江、东山、青浦、吴县、长洲、元和、

  • 无编县

    西汉置。治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靖嘉西。属九真郡。东汉后废。唐复置。属爱州。后又废。

  • 清穆宗旧纪

    书名。清史馆撰。十四卷。光绪三年(1877)编撰。关于同治年间军事、财政、外交、文武大臣的任免、官制营制的移改、黄河的治理、左宗棠之奏设闽厂造船等,均有所记载,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有清末钞本。

  • 沉香亭

    唐都长安兴庆宫内亭。位于兴庆池东北。因亭为沉香木结构建成,故名。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有红、淡红、紫、纯白四本,移于沉香亭前,另有晨纯赤、午浓绿、夕黄、夜白等珍贵变色名花。玄宗与杨贵妃等常于亭前设乐

  • 苏门四学士

    指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皆以诗文为苏轼赏识荐拔,与轼友谊深笃,关系在师友之间。哲宗元祐间,四人皆入供馆职,故世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以诗名世,开创江西诗派,极得时誉,前人每以苏黄并称。秦观以词

  • 川沙堡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置。筑城备倭,屯兵戍守。产盐,为商贾聚集地。隶松江府之上海县。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

  • 霍彪

    约273—约339晋朱提(今云南昭通)人,字承嗣。先世本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东北)籍,世官南中,拥有“霍家部曲”,为当地一霸。初仕晋越巂太守。咸和七年(332)稍前,为建宁郡守。次年,降成汉李雄。九年

  • 义宁

    隋恭帝杨侑年号(617—618)。凡二年。

  • 制诰局

    官署名。清宣统三年(1911)五月设置,为责任内阁下属机构之一。掌管原内阁中书科部分职掌,如起草制、诏、诰、敕,管理勋封、藩封、世袭,并收藏进呈实录。设局长、副局长各一人管理。

  • 长入

    唐时,教坊艺人每日侍奉皇帝者名长入。亦称“长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