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安庆起义

安庆起义

①亦称丁未安庆之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光复会首领徐锡麟捐纳为道员,充任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暗中联络会党,拟于五月二十八日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起义,占领安庆,以约秋瑾在浙东响应,会攻南京。后毕业典礼提前于二十六日举行,徐在进呈学生名册时,突出短枪击伤安徽巡抚恩铭,恩铭旋即毙命。徐乃和陈伯平、马宗汉率学生百余人攻军械所,与前来镇压的清军激战四小时,陈伯平战死,徐、马等被俘殉难。②亦称戊申安庆之役。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调南洋各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秋季会操。革命党人熊成基、范传甲等议定于十月二十六日起义,拟令马步炮营合攻安庆,约队官薛哲等在城内接应。是夜十一时,城东炮营与城西炮营同时发难,夺取北门外菱湖嘴弹药库,旋合力攻城。安徽巡抚朱家宝回城拒守,薛哲未敢发动。次日晨,革命军遭清兵舰炮击,力战不胜,相持至半夜,因弹尽粮绝而退往集贤关,随后解散。熊成基后逃往日本,范传甲、薛哲等被捕牺牲。

猜你喜欢

  • 岑嘉州诗集

    书名。唐岑参撰。参曾官嘉州刺史,因以名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载“《岑参集》十卷”。杜確编。原集已佚。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作八卷。《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熊相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瓜州

    ①地名。春秋时为允姓之戎所居。《左传》昭公九年(前533):“允姓之奸,居于瓜州。”在今甘肃敦煌市境。②州名。(1)北魏孝明帝置。治敦煌县(今市西南)。辖境约当今甘肃酒泉市以西地区。隋大业三年(607

  • 民部郎中

    官名。西魏大统十二年(546)置,为尚书省民部曹长官。至恭帝建六官府,遂罢。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复置,由户部总部郎中改名,正五品,掌户部所属民部事。二十三年废。参见“民部”。

  • 副司库

    官名。清代司库副职。内务府广储司所属六库均设。佐司库管库事。

  • 高善穆造像塔

    石质佛教造像塔。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酒泉县(今市)城内,有“承玄元年(428)岁在戊辰四月”造塔以愿文题记。塔形别致,下部八面形基柱,每面用阴线刻一身天人像并配以八卦符号;中部圆柱形,阴刻造塔以愿文

  • 赐支河

    《禹贡》为“析支”,《后汉书·西羌传》:“滨于赐支,至乎河首。”指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黄河。又名赐支河曲,为羌族散居地。赐支可能是古代羌人对黄河的称呼。

  • 龚开

    约1226—1308宋末元初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字圣与,号翠岩。南宋末,曾任两淮制置司监当官。入元后,以诗文绘画自娱。画人物、山水、花鸟、鞍马,尤以鞍马画著称。传世作品有《瘦马图》、《中山出游图》等

  • 西洋番国志

    书名。明巩珍著。一卷。成书于宣德九年(1434)。据其随郑和下西洋见闻撰成。“自序”述及天文导航,地文导航,指南针指向行舟,航程计算,航行管理,所乘宝船大小,及淡水储备等内容。书首收录永乐、宣德年间的

  • 六相圆融

    亦称六相缘起。佛教名词。语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国佛教华严宗的教义之一。“六相”,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旨在以这六个范畴说明,一切现象虽然各有自性,但又都可以融合无间,故名。该宗

  • 同中书门下二品

    宰相职衔。唐前期以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职衔。大历二年(767)中书令、侍中升正二品,同三品名不复用。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冯赟为相,因平章事字犯其父名,敕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后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