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宇文㢸

宇文㢸

(546—607) 隋河南洛阳人,字公辅。博学多通。仕北周,为礼部上士,尝出使外邦,前后降附三十余部。曾修定“五礼”。建德五年(576),随武帝攻北齐,以功为上仪同。入隋,为尚书右丞,持节出使安集西羌,置盐泽、蒲昌二郡。为行军总管,节度诸军,随杨素攻陈,擢刑部尚书。与博士论议礼制,得文帝赞赏。开皇十八年(598),从汉王杨谅攻高丽,军还,历朔、代、吴三州总管,皆有能名。大业初,历任刑部、礼部尚书。因声望甚重,遭炀帝嫉忌。后与高颍等私议朝政得失,与高颎、贺若弼等同时被杀。著有《尚书》、《孝经》注及辞赋等,皆佚。

猜你喜欢

  • 廉希宪

    1231—1280元畏兀儿人,字善甫。布鲁海牙子。通经史。年十九岁,入侍忽必烈于藩邸。忽必烈称之为“廉孟子”。从征云南。宪宗四年(1254),为忽必烈京兆分地宣抚使。九年,随忽必烈攻宋鄂州。宪宗死,助

  • 威州大索桥

    一名绳桥,古代又称为“笮”,是羌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因横跨威州(治今四川汶川)境内岷江与杂谷脑河交叉处,故名。相传始建于唐代,全长100余米,宽1.5米。桥两岸垒石为洞门,以二十四根木柱,系拳头粗大的竹

  • 太府寺

    官署名。北齐置,掌国库金帛的存贮出纳,兼掌冶铸、染织及宫廷手工业。设卿、少卿为长贰,辖左中右三尚方、左右藏、司染、诸冶东西道、黄藏、细作、左校、甄官等署。隋初沿置,炀帝大业三年(607)分置少府监,掌

  • 太子左右监门率府

    官署名。唐武德五年(622)置,掌东宫诸门禁卫及人员、物品出入。各设率、副率为长贰,下设长史等官属。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崇掖卫,咸亨元年(670)复旧称;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为左、右

  • 鋈足

    即刖足,断足。鋈,《广雅·释诂一》:“折也。”《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数言“鬼薪鋈足”,“鋈其足”。一说,以铁鋈钳其足,犹后世之带铁脚镣。

  • 扬善

    ?—1644清满洲镶白旗人,瓜尔佳氏。天聪、崇德时屡从征,攻掠关内及蒙古察哈尔部,擢内大臣,预议政。顺治元年(1644)以党附肃亲王豪格罪被处死。

  • 刘迈

    ?—404东晋彭城沛县(今属江苏)人,字伯群。少有才干,为荆州刺史殷仲堪中兵参军。时桓玄在江陵,豪横自恣,轻视仲堪,乃以言讥之。仲堪大惧,使急赴建康(今江苏南京)以避玄。后玄为太尉,权倾朝廷,竟诣门卑

  • 宗圣观

    道教名观。亦名楼观、紫云观。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终南山麓。传说周代尹喜在此结草楼而居,以待老子。老子在此讲说《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后有说经台。隋开皇初重修。唐初扩建并更此名。筑有台、殿、阁、宫

  • 彭孙贻

    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仲谋,号羿仁。明选贡生。痛父殉国难,布衣蔬食,终身不仕。与同邑吴蕃昌创瞻社,为名流所重。能诗善画,有文名,邑中碑铭记颂皆出其手。自经史百家,下至氏族、方技、释老、稗乘之书,靡不毕

  • 冯莫突

    晋羯族部落首领。刘渊建立政权,与张背督等往投之,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