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十九世纪中期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战争所建立的革命政权。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激化。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1.11)洪秀全率拜上帝会众近二万人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立其子天贵为幼主。咸丰元年闰八月一日(1851.9.25)攻占永安(今蒙山),整顿军纪,颁布《太平条规》,分封东、西、南、北、翼诸王,各王俱受东王杨秀清节制;废除旧历法,改行天历。政权初具规模。次年二月从永安突围北上,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三年二月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四月出师北伐和西征。是年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拟将全国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建立省、郡、县三级地方政权,由守土官主政;县以下为基层单位,设乡官管理。推行打击地主、保护农民、保护工商业等政策措施。对外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奉行平等往来与正当贸易的外交政策。江南地区的天地会、西南与西北各少数民族及北方捻军起义响应,互为声援。六年五月破清军江南大营,上自武汉下至镇江沿江地区连成一片,进入全盛时期。是年夏,天京领导集团内讧,杨秀清、韦昌辉相继被杀,次年石达开分军出走,势力骤衰。九年,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分别主军事,并颁布《资政新篇》。十年闰三月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下苏、杭,进军上海,军事形势重新高涨。十一年,洪秀全改国号为“上帝天国”,旋又改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并滥封王爵二千余人,内部矛盾重重。中外反动势力则联合大举进攻。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6.1)洪秀全病逝,幼主继天王位。六月十六日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幼天王突围后相继被害。太平天国覆亡。

猜你喜欢

  • 鲍廉

    ?—1275南宋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历任常熟知县、沿江制置使。咸淳中,知临江军。德祐元年(1275),元军破江州,分三路南下,他率所部迎战,大小凡百余仗,失利退守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后城陷被俘,

  • 内务府堂续纂现行则例

    书名。清宣统朝官修。四卷。辑录清末内务府堂上有关条例、事例等而成。各司处、三院等未及之。分建置衙门、添裁员役、堂司三院职掌、奏事班次、常朝礼制、收存红本、监视用宝、监守印信、公题额缺、选举官员、保举班

  • 程伊川

    即“程颐”。

  • 先那准

    即“龙婆伽利”。

  • 帘试

    宋代学校和选举官员考试方式之一。学生和选人在场屋帘前应试,以防应试者请人代笔,称“帘试”。政和七年(1117)规定,初次考试补入县学者,须经帘试核实。各地州县学生投考太学合格,亦须赴太学复试,由国子博

  • 挑尖梁

    挑亦作桃。建筑构件。源自清工部《工程做法》,宋《营造法式》称之为乳栿。大式建筑檐柱柱头科斗栱上与金柱之间安装的梁,一端在柱头斗栱上,梁头做成复杂的挑尖形式,另一端插入金柱。回廊侧面之挑尖梁名顺挑尖梁。

  • 主计

    官名。职掌同*计相,主国家财赋,计其出纳。《史记·张丞相列传》:“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裴骃集解引张晏曰:“以列侯典校郡国簿书。”司马贞索隐:“谓改计相之名,更名主计也。此盖权时立号也

  • 月支

    即“月氏”。

  • 彭盖南

    清湖南永顺人。土家族。咸丰五年(1855)冬,与桑植李晖等在永顺、桑植两县交界泥湖塔、塔卧堡等处举事抗清,自称明珍王,率众攻陷永顺府城,旋即退出。后因兵败自缢,余部数百人退居深山,坚持斗争。

  • 驺县

    驺一作邹。春秋邾国地,秦置县。因驺山为名。治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北齐移治南平阳故城,即今邹城市。秦属薛郡,汉、晋属鲁国,南朝宋及北魏、东魏属鲁郡,隋、唐属兖州,北宋属袭庆府,金、元属滕州,明、清属兖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