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宰

太宰

官名。(1)亦作大宰,简称宰。相传殷朝即置,为百官之首。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及诸国皆置,为执掌国政的主要大臣。(2)西晋因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太师为太宰,与太傅、太保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执掌朝政,权位甚重,不常授,一品。东晋、南朝沿置,多用以安置元老勋旧,位尊而无职掌,宋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则在太师、太傅、太保之上别置太宰,一品。(3)北宋政和二年(1112)改尚书左仆射置,兼门下侍郎,行宰相职权。靖康元年(1126)复称尚书左仆射。(4)太宰令的省称。(5)吏部尚书的别称。

猜你喜欢

  • 内博士

    官名。北魏内朝(内行)官。太武帝时,李灵曾为中书博士,后以学优温谨,选授太子经书,乃加内博士之官。盖以博士而讲授于宫禁之内,遂列为内朝官。

  • 罚直

    宋代赎刑之一。朝廷内外各司吏人犯轻罪,可判罚一定数目铜钱赎罪,称为罚直,所罚钱归官府所有。规定十直(值)为一等,每直铜钱二百文足。

  • 国脉民天

    书名。明耿荫楼撰。本书仅三千余字,分区田、亲田、养种、晒种、蓄粪、治旱、备荒等七目,议论主旨在于精耕,所谈问题,多出自作者的“试有成效”,有关人工选种的经验,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所设计的*亲田法,为一

  • 深耕冻垡、熏土暖田

    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宋代出现,《陈旉农书》有记载。为改良冷浸田,分冬春两步进行,冬季深耕之后,放水干涸,使雪霜冻冱,土壤苏碎;立春后,又遍布朽薙、腐草、败叶以烧治之。提高土温,增加肥力,改善作物的生长

  • 南唐书笺注

    书名。清周在浚撰,高醇补。十八卷。在浚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之意,依陆游《南唐书》本文,为之笺注。凡群书有关南唐者,悉为采入。认为注史宁详毋略,不必加以刊削。稿成未及付刊。乾隆末年海盐人高醇,得其原稿,

  • 秀水

    一作绣水。在今浙江嘉兴市北。源出南湖,北入运河。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宋张尧同《嘉禾百咏·秀水》:“好景明于画,长浮五色波。”明宣德四年(1429)在今嘉兴市所置秀水县,即以此水为名。

  • 裴延儁

    ?—528北魏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平子。少孤,涉猎经史,颇有才笔。举秀才,射策高第,除著作佐郎。宣武帝时,上书陈宜孔释兼存,强调经书之效。孝明帝时,累迁幽州刺史。修复范阳郡旧督亢渠、燕郡戾陵诸堰

  • 慎其种

    古代农业技术名词。依据土壤和作物来确定播种密度。始于战国时期。《吕氏春秋·辨土》:“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提出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种植密度,“树肥无使扶疏,树硗不欲专生而族居”。还必须考虑作物生长

  • 印票

    ①文书名称。下行文。清代皇帝谒陵、巡幸或皇子等外出时,每日向所在地方官支领柴炭等物的凭据,称作印票,也称照票。②清代纳税之收据。参见“串票”。

  • 充华

    妃嫔名。西晋武帝后宫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宋明帝定制,为五职之一,班亚九嫔。南齐复列九嫔。梁亦置。陈又列为五职。北魏孝文帝置为内官六嫔之一。隋炀帝再置,为九嫔之末,正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