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左右内副率
官名。隋代置,为太子左、右内率副贰,员各一人,从四品上。大业三年(607)降其品。唐为太子左、右内率府次官,员各一人,从四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奉裕卫副率,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为从八品。南宋不置。
官名。隋代置,为太子左、右内率副贰,员各一人,从四品上。大业三年(607)降其品。唐为太子左、右内率府次官,员各一人,从四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奉裕卫副率,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为从八品。南宋不置。
即“天津武备学堂”。
见“日历所”。
唐时高丽王。即宝藏王。公元642—668年在位。高建武侄。贞观十六年(642),泉盖苏文立之为王。十七年,唐太宗封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十九年,太宗率张亮、李世勣水陆攻辽东,拔盖牟、卑沙、辽东、白崖等
清宣统二年(1910)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在北京创设。宗旨为“使业医之人于诊察余暇研究学术,使理论与实验二者并进”。后经学部立案时改为学校性质,先肄习普通学五年,再习专门医学,以充医生之选。
1793—1867清广东花县(今花都)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籲门。道光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御史、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三十年(1850)擢湖南巡抚。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长沙,闭城固守
泽薮名。即“孟诸”。
地名。一作合膊。战国属韩。在今河南舞阳县南。产利剑。《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
本绛县,东汉改名。治今山西曲沃县西南。属河东郡。魏、晋属平阳郡。《晋书·刘聪载记》:“赵固、郭默攻其河东,至于绛邑,右司隶部人盗牧马负妻子奔之者三万余骑”,即此。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为曲沃县。
即“罗罗斯”。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类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发现于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分为三期,分布范围与屈家岭文化基本一致。其中第三期,从出土陶器的形制、彩陶图案与施彩方法等看,应与屈家岭文化有承袭关系,但器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