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太史

太史

官名。西周、春秋、战国时太史掌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诸事。《管子·立政》:“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受宪于太史。”“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吕氏春秋·孟春》记太史掌历法。秦汉设太史令,属太常。魏晋后太史署仍属太常卿,仅掌天文历法及祥瑞灾异。隋设太史曹,属秘书省,亦只掌天文历法。唐设太史局,属秘书监,肃宗时改称司天台。五代同。宋有太史局,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有太史院及司天监,但太史院仍掌天文历法,司天监仅存空名。明清天文历法归钦天监执掌,而以太史为清翰林的别称。

猜你喜欢

  • 府主

    魏、晋、南北朝诸公、军府长官的泛称。相对本府僚佐、属吏而言。《魏书·辛纂传》:“稍转太尉骑兵参军,每为府主清河王怿所赏。”

  • 福晋

    一作福金、夫金。满语,夫人之意。妇人爵名。原为女真人对汉语“夫人”之讹译。入关前,后宫主位多称福晋,如太宗母称大福晋,多尔衮母亦称大福晋。入关后,专用于贝子以上之配偶。如和硕亲王妻称和硕福晋,固山贝子

  • 吴成

    ?—1433明初辽阳(今属辽宁)人,原名买驴。蒙古族。洪武二十年(1387)附明太祖,更名。建文元年(1399)授永平卫百户。后以参加靖难之役,永乐时迁都指挥使,数从北征,进都督佥事。宣德初以曾宿卫东

  • 史通析微

    书名。一名《柳氏释史》。唐柳璨撰。十卷。璨以刘知几《史通》讥驳经史过当,遂写书加以辨驳。第十卷系摘取刘知几修撰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四朝实录失误的史实。已佚。

  • 何鳌

    1497—1559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巨卿,号沅溪。正德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十四年(1519)谏武宗勿南巡被杖。嘉靖时历四川布政司参议、河南右布政使等。三十一年(1552)官至刑部尚书。三十五

  • 八舟长官司

    又名八舟蛮夷长官司。土司名。长官吴金骨,其先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五年(1372)置,授为长官。旋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清顺治十五年(1658)附清。治今贵州黎平县北,管平天、坑洞等二十七寨,居民

  • 北户杂记

    即“北户录”。

  • 寿王

    ①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完颜京、完颜从宪、完颜爽等先后受封。②元代诸王封号,授兽纽金印。斡赤斤后裔脱里出、乃蛮台等受封。

  • 王栐

    南宋庐江无为军(今安徽无为)人,寓居绍兴府山阴。字叔永,号求志老叟。嘉定初,知泾县,撰《泾川志》十三卷。又著有《燕翼贻谋录》。

  • 大雩

    祭祀名。即“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