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统历

大统历

历(曆)

古历名。明元统将《授时历》改编,去掉岁实消长,以洪武十七年(1384)天正冬至为历元,基本天文数据和计算方法仍用《授时历》,调整原来篇目次序,共得四卷,称《大统历通轨》。《明史·历志二》将《大统历》分为三编。首编《法原》含勾股测望、弧矢割圆、黄赤道差、黄赤道内外度、白道交周、日月五星平立定三差和里差刻漏共七目。次《立成》一编,详载各种用数表,以便推步使用。末编《推步》含气朔、日躔、月离、中星、交食、五星和四余共七目;四余即紫气、月孛、罗睺和计都。《大统历》主要数据为:历元,洪武十七年甲子岁。岁实365.2425日,朔策29.530593日。气应55.0375日,即历元上距甲子日子正的日数。闰应18.217018日,即历元上距天正经朔的日数。推算月朔方法,先用朔策和闰应,求得经朔,即日月平行会合;然后查《太阳盈缩差表》和《太阴迟疾差表》,求得太阳不均匀运动而产生的太阳改正和因月亮不均匀运动而产生的月亮改正,从经朔中或加或减此两项改正,可得定朔。推算节气方法,用气策,即岁实,及气应,可得恒气。至于注历,月用定朔,二十四气用恒气不用定气。置闰则以定朔月内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大统历》自洪武十八年施用至崇祯十七年(1644)。

猜你喜欢

  • 项关

    在今河南项城市南老城西北五十里。《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刘聪遣王弥、刘曜等攻陷洛阳,弥与曜有隙,“引兵东屯项关”,即此。

  • 守道

    官名。又称分守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掌钱谷之事。明永乐中,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定布政司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共六十道。两京不设布政司,则寄衔邻省布政司。清沿置,前后共设二十人,除数省不设,设者多

  • 木鹿州

    唐羁縻州。显庆时置。原为昭武九姓一支,即东安,或称小安、喝汗。治喝汗城,亦曰斤,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开元后废。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

    书名。清吴大廷编。二卷。光绪五年(1879)刊行。记道光四年(1824)迄光绪三年事,记述谱主读书、撰文及作宦等事。其中涉及安徽捻军、苗沛霖练军活动、福建盐政、船政及清廷操练海军等文字,颇有参考价值。

  • 比部

    ①官署名。魏、晋、南北朝尚书台(省)诸曹之一。南朝隶吏部尚书,与三公曹同掌拟定、修改法制,收藏稽核律文。设郎(郎中),资深者可称侍郎。北魏前期直隶尚书省,设尚书、侍郎、郎中等官。或说孝文帝太和改制后称

  • 粤匪北犯纪略

    书名。清马振文撰。辑五律三十二首。叙太平军北伐渡河入晋,克直隶深州、河间、沧州,攻天津,吉文元阵亡,克临清、高唐、连镇,林凤祥、李开芳被执诸事。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刊本。

  • 戴煦

    1805—1860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鄂士,又字鹤墅,号仲乙。戴熙弟。增贡生。毕生研精历算,先后著成《四元玉鉴细草》、《勾股和较集成》、《船机图说》、《求表捷术》等,为中国近代数学研究的先导。亦

  • 正将

    军职名。北宋神宗行将兵法,每路兵设一员统领。金代诸边将亦置,正七品,掌率所部轮番巡守边境。

  • 张䇓

    1236—1302元导江(今四川都江堰)人,字达善。侨寓江南。学者称导江先生。曾从王柏受业于上蔡书院,研习程朱理学。至元中,受聘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学官,时中原士大夫遣子弟来受学者甚多。其在维扬(今江

  • 马兵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制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马队专科事宜,以及马兵科军士以下各兵科蹄铁、军士之补充,马队常备、续备、后备官兵之册籍,并管理马兵专科学堂等事。置科长、科员、录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