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宅颂碑

大宅颂碑

唐摩崖石刻。又名《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在今广西上林县麒麟山石牛洞。永淳元年(682)澄州(今上林东)首领韦敬辨制。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凡十七行三百八十一字。记述所建六合大宅的工程及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情况。

猜你喜欢

  • 石韫玉

    1756—1837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执如,一字琢如,号琢堂,又号竹堂,晚号独学老人。乾隆状元,官至山东按察使。善书法,尤工隶书,兼擅诗、古文。休致后闭户著书,间亦作画。著有《独学庐诗文集》。

  • 博硕克图汗

    即“噶尔丹”。

  • 太穆皇后

    约569—约613隋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毅女,周武帝甥女,李渊妻。工文字,善书法。幼年深得周武帝钟爱,武帝后突厥女无宠,劝武帝善抚慰之,以求突厥之助。隋文帝代周,她闻而流涕,恨不为男以救舅

  • 黔陬县

    本介国,西汉置县。治今山东胶州市西南胶河之东。南朝宋移治胶河西岸。西汉属琅邪郡,东汉属东莱郡,三国魏至东晋属城阳郡,南朝宋初为高密郡治。孝武帝以后属北海郡,北魏、东魏又为高密郡治,北齐、北周为平昌郡治

  • 斜织机

    织机名。经面与水平机座成50—60度倾角的织机。至晚在战国时已出现,汉代已普遍使用。迄今为止发现的刻有斜织机的汉画像石共有九块,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及四川一带。采用脚踏提综开口,是中国织机发展史上一项

  • 六赃

    刑律名目。唐律指称的六种赃罪。即强盗赃、窃盗赃、枉法赃、不枉法赃、受所监临赃、坐赃,统称六赃。唐律规定,此六赃现在而未费用者,官物还官,私物还主。转易得他物及用以生产蕃息者,亦应还官府与失主。

  • 韵海镜源

    书名。唐颜真卿撰。三百六十卷。天宝末始撰,大历中撰成。于陆法言《切韵》之外增出一万四千七百六十一字。引《说文》、《尔雅》诸家书,详加训解,并以经史子集中两字以上成句者,广事编纂,故名“韵海”;以其镜照

  • 纳忽里

    ?—1402又作忽纳失里、纳忽失里、兀纳失里。元末哈密镇将。初封威武王,后改封肃王。明洪武十三年(1380),遣使贡马。二十四年,请于延安等地以马互市。后因阻遏贡道,明遣兵破哈梅里(哈密)城时遁走。次

  • 五部都尉

    官名合称。(1)三国蜀后主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平南中,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分为五部,各置都尉统之。(2)东汉献帝建安中,曹操把入居塞内的匈奴人分为五部,各置部帅。西晋武帝太康时改帅为都尉,

  • 盐丁

    又名灶丁、煎丁、场丁等。历代盐之直接生产者,多受雇于灶户,或佃佣于灶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