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名府路

大名府路

①北宋庆历八年(1048)置,为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馆陶、威县、临西,山东聊城、冠县、莘县、茌平、高唐、夏津、临清、陵县、平原、惠民、阳信、滨州、利津、沾化和河南焦作、新乡、濮阳、清丰、南乐、内黄、浚县、滑县、淇县、卫辉、辉县、获嘉、武陟、博爱、沁阳等市县。金废。②金正隆二年(1157)置。治大名府。辖境相当今山东夏津、临清、冠县、莘县、鄄城、武城,河南范县、濮阳、清丰、南乐和河北魏县、大名、馆陶、临西、清河、故城等市县。大定六年(1166)以后,还有今河南内黄、滑县等县。蒙古废。

猜你喜欢

  • 燕下都遗址

    战国时期燕国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与中易水间。燕国原有都城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或称上都,故称此后建之别都为下都。初建年代有燕昭王(前311—前279)、燕桓公(前369—前362)诸说

  • 瓦氏夫人

    1497-1555明人。抗倭女将。壮族。广西归顺州(今靖西)土官岑璋女,田州(治今广西田阳)土官岑猛妻。夫死,摄州政,有政绩。嘉靖三十四年(1555),她应征领广西“狼兵”六千八百余至苏州,隶俞大猷部

  • 明医杂著

    书名。明王纶撰。成书于弘治十五年(1502)。六卷。集医论二十余篇。书中主要论述了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喘胀、头痛、风证等内伤杂病及妇、儿、眼、鼻、口齿等病证的辨证论治。主张外感法仲景,

  • 孙开华

    ?—1893清湖南慈利人,字庚堂。武童出身。咸丰六年(1856)入湘军鲍超部“霆军”,对太平军作战。同治五年(1866)累迁福建漳州镇总兵。十二年受命治福建厦门海防,赴台北、苏澳等地,办理开山事务。署

  • 提台

    清代提督之俗称。

  • 白席人

    宋代北方人家有吉凶大事举行宴会时,有相礼者歌说劝酒,称为白席人。

  • 填鸭法

    明清时期快速肥育家鸭之一种方法。清《滇游日记》有记述:“将食之前二十一日,白米作饭,以盐花和之成团,作枣核状,强喂之,每日减去一团,至期宰食,其味肥嫩无比。”《顺天府志》所述之法为:将“毛羽初成者,用

  • 可孙

    见“可敦”。

  • 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皇帝专用的自称。秦以前,一般人都可以用朕自称。蔡邕《独断》:“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人建议,规定朕专用为皇帝自称。后世因而

  • 四卫

    ①即“四率”。②唐十六卫中,左、右卫与左、右金吾卫合称四卫,余称杂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