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多正

多正

周代执政大臣合称。 《作册䰧卣铭》:“公大史咸见服于辟王,辨于多正。”

猜你喜欢

  • 苏舜钦

    1008—1049北宋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字子美。易简孙。少以父荫补官。景祐元年(1034)进士,为光禄寺主簿、大理评事。庆历四年(1044),以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以岳父杜衍与

  • 寒族

    南北朝、隋、唐时非身份性地主。又称寒门、孤寒、素族、庶族等。其中包括官僚地主、商人地主、地方豪强。两晋时,寒族不能担任高官显职,只能任中下级官员。南朝时,寒族始掌机要,社会地位虽不高,却掌握实权,为皇

  • 赵利

    亦作赵刻。战国时赵国人。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魏借道于赵攻中山,赵烈侯不许。他认为魏如攻中山不克,则魏必疲惫,魏若拔之,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是用兵者魏,而得地者赵也”。因劝烈侯许之。见《战国策

  • 牌甲法

    ①兵制。宋熙宁初,王安石改募兵制为保甲,置牌以书其户数及姓名。元代兵制设万夫、千夫、百夫,而以牌甲为基层单位。②明清户籍制度。明嘉靖时立。清因之,入关之初,有编制户口牌甲之令。其法,州县城乡十户为一牌

  • 文书名。帝王封土赐爵、任免大臣的一种文书,因书于简策,故名。亦称“策书”。参见“策书”。

  • 成汉昭文帝

    即“李寿”。

  • 魋结

    亦作椎结。以发式如椎状,故称。名称见《史记·西南夷列传》。为居住在今黔西、滇池、西昌地区远古民族之发式。此从云南晋宁、江川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造型中得到证实,其发髻椎状,或束于前、或后、或侧。与司马迁记载

  • 楚康王

    ?—前545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559—前545年在位。名昭,楚共王之子。楚康王五年(前555),郑执政子孔专权,欲借楚力除去异己,请楚伐郑。令尹子庚不允,他强令子庚伐郑,无功而还。九年,因令尹子南

  • 辎车

    秦汉时一种有帷盖的车。既可载物,亦可供人卧息。《史记·留侯世家》:“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释名·释车》:“载辎重卧息其中之车也。”亦称“辎重车”、“重车”。

  • 赵成侯

    ?—前350战国时赵国国君。名种,赵敬侯之子。因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故又称邯郸君。公元前374—前350年在位。赵成侯三年(前372),攻卫,取乡邑七十三,卫更弱小。五年,攻齐至甄(今山东鄄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