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声比则应

声比则应

一种声致振动的现象,即现代物理学所称“共振”或“共鸣”。《庄子·杂篇·徐无鬼》中对此现象已有记载。《吕氏春秋·应同》:“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也指出:“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照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它宫应之,鼓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也。”表明古人已认识到固有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物体会发生共振或共鸣。

猜你喜欢

  • 外部掾

    官名。晋代置,为太常、大鸿胪属官,职掌不详。见《晋书·舆服志》。

  • 胡土瓦

    即“完颜允恭”。

  • 茅门

    即雉门。古代天子五门和诸侯三门之一。雉或误作茅,或误作弟、第、夷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曰:“荆庄王有茅门之法。”陈奇猷集释:“茅门即雉门也。《说文·隹部》‘雉古文作��

  • 六月霜

    书名。署静观子著。全书二册十二回。以小说形式记述秋瑾一生事迹,重点写秋瑾英勇殉难。附吴芝瑛所作秋女士传和祭文。清宣统三年(1911)改良小说社印行。

  • 门候

    官名。主城门或军营门。《汉书·百官公卿表》城门校尉属官有十二城门候,掌按时开闭城门。东汉沿置。《后汉书·百官志》:“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又,诸将军营部,“门有门候”。隋代为左右监门府属官。隋文帝

  • 博山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治今山东淄博市西南博山镇。属青州府。1950年迁治源泉。1958年并入淄博市。

  • 周舍

    ①春秋末期晋人。为史官。事晋卿赵简子鞅,敢直书记过以谏。死后,简子怀念他,叹道:“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② (469—524)南朝梁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东南)人

  • 常愍

    唐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出家为僧后钻研佛典,精勤不懈。曾游学京(长安)洛(洛阳)。后得朝廷准许,南游江表。由海道附船至诃陵国(今爪哇岛),复至末罗瑜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占碑),欲前往印度。

  • 舆服

    车舆冠服与各类仪仗。古代车舆、冠服、仪仗皆有定制,按尊卑列等。《左传·定公五年》:“王之在随也,子西为王舆服以保路。”如不按规定之舆服,则为僭越。《史记·平准书》:“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正史中多

  • 大内惕隐司

    辽官署名。一作大惕隐司。始置于太祖阿保机为可汗时。辽建国后,掌皇族政教。地位高于中原朝廷的宗正寺。所设官有惕隐、知惕隐司事和惕隐都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