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士庶

士庶

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庶族的等级区别。《宋书·恩倖传》:“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南史·王球传》:“士、庶区别,国之章也。”东汉末年开始,大官僚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为大姓豪族,称为士族或世族,又称高门。不属于士族的则称为庶族,又称寒门。士、庶之间不能通婚,甚至不得平起平坐,庶族虽官高位显,其自视亦不敢与士族较。参见“士族”。

猜你喜欢

  • 考信录

    书名。清崔述撰。三十六卷。其中《考信录提要》(一名《考古提要》)二卷,《补上古考信录》二卷,是为“前录”;《唐虞考信录》四卷,《夏考信录》二卷,《商考信录》二卷,《丰镐考信录》八卷,《洙泗考信录》四卷

  • 都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初置。与行都督府同为各行省军事机关。节制方面,职权甚重。由朝廷选择升调,不许世袭。洪武八年(1375)改都指挥使司。

  • 典故纪闻

    书名。明余继登撰。十八卷。记述明初至隆庆间政治、经济及典章制度,取材于作者见闻及列朝实录。万历间王象乾初刻时,加“皇明”二字。后收入《畿辅丛书》、《丛书集成》。今有1981年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 伯阳

    ①伯又作柏。相传为尧、舜时贤人。与舜为友。②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十七年(前282),“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即此。

  • 拥队

    宋代低级军职。神宗实行结队法,正规军中往往实行五十人一队的编制,拥队为队的头领之一,战斗时执刀押后。

  • 游明根

    419—499北魏广平任县(今河北任县东)人,字志远。综习经典。太武帝时为中书学生,文成帝时迁都曹尚书。三次出使南朝宋,甚受宋武帝尊重。献文帝初,出为东青州刺史,转东兖州刺史,封新泰侯。为政清平。孝文

  • 台阁体

    明宣德、弘治时流行的文体。叙事不加钩棘,冗沓平稳。其风气始于杨士奇等内阁大学士,因有此称。

  • 赞者

    吏职名。隋太常寺、鸿胪寺皆置。唐门下省、太常寺亦置。员额不一。掌赞唱,为行事之节。分番上下。太子左春坊亦置四人。宋代太常寺沿置,正名赞者七人、守阙赞者七人、私名赞者七人。

  • 检论

    书名。近人章炳麟著。九卷。辛亥革命后作者在《訄书》的基础上增删而成的论文集。1913年8月章氏被袁世凯监禁后,自感《訄书》多未尽理,遂进行增删,更今名。删除了辛亥革命前反满斗争性较强的《解辫发》、《客

  • 乌鹘

    即“乌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