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圣典

圣典

书名。 明朱睦㮮撰。 二十四卷。专记太祖开国事迹,分为八十一目。仿《贞观政要》体例,内容较宋濂《洪武圣政记》为详。

猜你喜欢

  • 中正大夫

    明散阶称号。洪武四年(1371)定,以授正四品内官。

  • 巴达哈伤

    地区名。又译巴惕克先。即今阿富汗东北部巴达克山。元代属察合台汗国。

  • 拔塞干

    古部落名。西突厥五弩失毕部之一。原居碎叶川西。唐平西突厥,隶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治下。步真不善抚众,往依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唐遣��海道行军大总管苏海政统弥

  • 诸子学略说

    篇名。近人章炳麟撰。原系作者在日本东京“国学讲习会”之讲义,刊于《国粹学报》丙午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第八、九号。又以《论诸子学》为题,收入《国学讲习会略说》(日本秀光社铅印本)。对先秦儒、道

  • 三部九候法

    古代中医切脉法之一。盛行于战国到西汉间。三部九候是指切脉的九个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太阳穴分。以下括号内

  • 邠宁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59)置。治邠州(治今陕西彬县)。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邠、宁、庆三州,相当今甘肃东部的环江、马连河流域以东及陕西彬县、永寿、旬邑、长武等县地。大历时曾一度罢并朔方。光启元年(

  • 哥升节

    见“六节”。

  • 韩辰

    战国时韩国人。继公仲珉后任韩相。事见《战国策·韩策三》。

  • 蔑儿干

    蒙古语,意为“善射者”。蒙古贵族多以此为号,用作美称。

  • 大同译书局

    清末维新派的编译出版机构。光绪二十三年九、十月间(1897年10、11月间)梁启超等集资创设于上海。康广仁任总理。开局旨在传布新学,助益变法。译书以东文为主,而辅以西文;以政学为先,而次以艺学。旋又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