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圌山

圌山

在今江苏丹徒县东。北滨长江,形势险要,为江防重地。宋在此置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三年(1129)韩世忠驻此,以防金兵由海路进攻浙江。明嘉靖年间,防倭寇侵扰,设重兵于此。

猜你喜欢

  • 典卫

    官名。(1)三国魏晋诸公、侯国所置侍卫官。掌守卫居宅事。南朝、北齐皆因之。北魏仅皇子封国置。北周公府亦置。隋代王国、公侯伯子男诸国俱置,员额自八人至一人,品级自视正七品至视从八品。唐代王国置八人,掌守

  • 仆射

    仆(僕)①武官名。战国时秦国置,位在屯长之下。《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徒、敦(屯)长、仆射弗告,貲戍一岁。”《孙子·作战》曹操注:“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西汉至南北朝时有中黄门冗从仆

  • 桑柔

    《诗·大雅》篇名。相传为芮伯所作,描述周厉王暴虐,大臣贪残,民不聊生的情景。

  • 州都

    官名。魏、晋、南朝各州大中正的别称。一说为州都大中正的省称。亦称都士。北魏为州牧属官,掌评士族内部品第。北齐为州刺史属官,视八品,地位远低于州大中正。隋初雍州所置,视正八品,诸州所置视从八品。开皇三年

  • 永宪录

    书名。清萧奭龄撰。六卷,前有卷首,后附《大义觉迷录》中上谕四道。成书于乾隆十七年(1752)。卷首内容丰富,“纪祖宗创造制度官爵财赋之大略”,包括宫殿之制、宝玺之制、宗室封爵、八旗之制、官制、兵制、科

  • 国变录

    书名。明末清初吴邦策撰。一卷。记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明大臣官僚向农民军投降事迹。分死难、刑辱、囚辱、潜身、叛逆、授官、诛戮七目。前有自序,述其身历情况。

  • 义和

    ①十六国北凉沮渠蒙逊年号(431—433)。凡三年。②高昌王麴口年号(614—619)。凡六年。

  • 陵庙牧长

    官名。晋王国官属,主陵园、寝庙之事。

  • 霍邑

    古地名。在今山西霍州。隋时地属临汾郡。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率军在此消灭隋将宋老生部,遂西入关中。

  • 逐便

    宋制,官员被贬责至远地州军,若遇赦恩,*量移近里州军;再遇赦恩,则撤销对其居住地的限制,称“逐便”。但亦有不经量移即放令逐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