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四官

四官

官名合称。北魏天兴三年(400)置受恩、蒙养、长德、训士,合称四官。受恩位比特进,以亲贵中有器望者任;蒙养位比光禄大夫,以勤旧中休闲者任;长德位比中散大夫,无常员;训士位比谏议大夫,规讽时政、匡刺非违。孝文帝改制后皆废。

猜你喜欢

  • 即“越王无余之”。

  • 法藏

    643—712唐西域康居人,俗姓康,字贤首(一说系武则天赐号)。僧人。祖父来华定居,父被赠为左侍中。他十七岁从智俨习晋译《华严经》,又曾参加玄奘译场,后因笔受(笔录译文)、证义(查证译义是否准确)、润

  • 回回馆

    官署名。明清翻译阿拉伯语言文字的机构。明永乐五年(1407)置,隶翰林院,设译字生、通事以掌其事。弘治七年(1494),改隶太常寺。清初沿置,初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省并入礼部。

  • 邥垂

    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左传》文公十七年(前610):“周甘歜败戎于邥垂。”《水经·伊水注》:厌涧水“出西山,东流径邥垂亭南”。

  • 范公堤

    北宋天圣中,泰州知州张纶从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范仲淹议,并推荐范氏任兴化县知县,委其主持重修*捍海堰,功成,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后人称为“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阜宁县,历建湖、

  • 锁南藏卜

    即“琐南藏卜”。

  • 对策

    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又称“策试”。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如宋元明清的殿试,即考试策问一道,由省(会)试

  • 有志竟成

    篇名。亦名《革命原起》。孙中山撰,《孙文学说》之一章,辑入《建国方略》。记叙孙中山自乙酉(1885)中法战败至壬子(1912)孙氏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期间个人革命生涯和同盟会重大活动,历述十次武装起义和武

  • 伯思哈儿

    1510—1572亦作昆都力哈、巴雅斯哈勒,又称把都儿、老把都。明代蒙古达延汗孙,俺答汗弟。永邵卜万户哈剌嗔部首领,称昆都楞汗。住牧在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境内)边外一带。势力与麦力艮、俺答汗相埒,时入明

  • 初罗漫山

    即“时罗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