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商埠

商埠

一个国家向外国人开放的通商城市。中国古代称关市;近代又称通商口岸,或口岸,其在水路的亦称港口。政府在商埠设置税务机关,对合法贸易征收关税。清代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放海禁后,曾设立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税关,进行对外贸易。实行闭关政策后,乾隆二十四年(1759)限定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并对来华贸易的海路外商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中国近代商埠,是鸦片战争后在外国侵略者胁迫之下开放的,可分两类:按照不平等条约规定开放的称“约开商埠”;为帝国主义国家示意但由中国政府宣布开放的称“自开商埠”。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南京条约》定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是“约开商埠”的开始。咸丰八年(1858)中英、中法《天津条约》,除规定在沿海续开牛庄(营口)、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处外,又在长江沿岸新开汉口、九江、镇江三处,这是内河开放“约开商埠”的开始。外国侵略者在打开中国沿海、沿江门户的同时,又力图打开中国的“后门”,在陆路边境开辟商埠,建立陆路据点和通商路线。咸丰元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规定开放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两地,是陆路边境最早的“约开商埠”。此后,清政府被迫接纳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光绪二十五年(1899)宣布福建三都澳、湖南岳阳和河北秦皇岛三处开埠,这是“自开商埠”的开始。据统计,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全国共有商埠一百零七处。帝国主义还在主要约开商埠,设置租界或外人居留地,其行政、警察等权直接由外国侵略者掌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建国后,随着帝国主义特权的取消,已不复存在。

猜你喜欢

  • 吉礼

    古代五礼之一。为祭祀典礼。包括对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等以及祖先的祭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历代内容各有增减。

  • 程迥

    宋应天府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人,徙居绍兴余姚(今属浙江)。字可久,号沙随,世称沙随先生。隆兴进士历泰兴尉,知进贤、上饶县,有政绩。奉祠,寓居鄱阳之萧寺。尝受经学于王葆、闻人茂德、喻樗。好学博闻,释经

  • 雀桑

    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秦王苻坚破西燕主慕容冲于此。

  • 减从开方术

    算学术语。北宋刘益创造的求解形如-x2+bx=c,x2-bx=c的方程的正根的方法,其中b、c均为正。因开方过程中要减小一次项系数,故名。此法与增乘开方法较接近。《缀术》失传后,刘益首先突破方程系数必

  • 竹编盛物器。多作长方形,亦有圆形者,圆形者或称箪。有盖。《说文》:“笥,饭及衣之器也,从竹司声。”“箪,笥也,从竹单声。”《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郑玄注:“箪、笥,盛饭

  • 颉鼻叶护

    唐时焉耆王*龙突骑支弟。亲唐,因与其兄有隙,贞观十八年(644)偕栗婆准等弟兄三人奔西州归唐。

  • 满速儿

    ?—1545明土鲁番速檀。阿黑麻长子。弘治十七年(1504)嗣位。正德九年(1514),诱哈密忠顺王拜牙即叛,复据哈密城。屡掠甘肃河西地。后部众离散,各称雄长,势力渐衰。

  • 驿夫

    驿站传递公文及服其他劳作的役人。唐驿夫人数视驿站等第而定。《唐六典·尚书兵部·驾部郎中》:“凡马三各给丁一人,船一给丁三人。”唐代驿夫供使,驿皆给钱,有定价。宋自建隆二年(961),令以厢兵代百姓为递

  • 白家屯

    地名。在今河北景县北。明天启中,义军领袖丁志宏转战于阜城、武邑之间,被明军所杀,其部下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拒明军。

  • 巫贤

    商臣。巫咸之子,辅佐祖乙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