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唆都

唆都

?—1285

蒙古扎刺儿氏。初为元世祖宿卫。中统三年(1262),从讨李璮还,奏籍私贩马于南宋者为兵,任千户,戍蔡州(今河南汝南)。以攻襄阳、樊城功,升总管。至元十一年(1274),授郢、复等处招讨使,戍郢州。从伯颜攻宋,下建康,任建康安抚使。十三年,元军取杭州,与参政董文炳留戍之,复奉命镇戍严州,镇压衢、婺、徽等州的抗元斗争。十四年,升福建道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事,连下福州等地,进参知政事、左丞,行省事于福州,遣使招谕南海诸国。十八年,授占城行省右丞。次年,统兵侵占城(今越南中部),取占城木城,进占大州,占城王退据山林,相持年余。二十一年,奉镇南王脱欢命率全军赴安南会合,屯天长。次年,引兵还,遭安南军截击,战死。

猜你喜欢

  • 倘塘驿

    即今云南宣威市北倘塘。明、清时为滇、黔、川交通要道。

  • 董海川

    1796—1880清直隶文安(今属河北)人。八卦掌名家。自幼武术名闻乡里。后游各地名山大川,在江南雪花山(一说渝花山)迷路,遇道士毕澄霞,得其八卦掌真传。中年至北京,曾在肃亲王府任事。晚年以授徒为业,

  • 左神武军大将军

    官名。唐代北衙禁军左神武军统兵长官。开元二十六年(738)分羽林军而置,寻废。至德二载(757)以左、右羽林军减耗而又别置。初设一人,正三品,乾元二年(759)以战乱未息,增为二人,总领衙前射生兵。辽

  • 经历(歴)司

    官署名。明清中央及地方官署之办事机构。掌理往来文移之事。中央官署宗人府、都察院、通政司等设有,各设经历一人办理司务。地方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府设有。亦各设经历一人办理司务。间有掌理衙署之内部事务者。光

  • 天册万岁

    周武则天年号(695)。

  • 秀水县

    明宣德四年(1429)分嘉兴县置。因境内秀水得名。与嘉兴县同城而治,在今浙江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1912年二县合并为嘉禾县,1914年改为嘉兴县。

  • 史籀

    金文作史留。西周宣王时太史。曾作大篆字书十五篇,供史官教学童之用,名《史籀》,或称《史篇》、《史籀篇》。王莽时亡佚,东汉光武帝时重获九篇,后佚。参见“史籀篇”。

  • 解户

    明代均徭项目之一。负责解送上供物料或其他税收实物至京师内府或指定地点交纳。江南地区多以田土编佥。因解送物料之不同而名目不一,如军需颜料解户、布解户等。由于官府多方苛索,一家当之则一家破,百家当之则百家

  • 黄花堆

    即“黄瓜堆”。

  • 脚打罗

    又称脚踏面罗。一种人力粮食加工机械。用绳把大面罗悬在一个大面箱上,外有一个丄形轴,上连梯形连杆,连杆一端与罗箱相连。当大面罗内盛放碾碎或磨碎的粮食细粉后,由一人两脚踩“上”形轴拨动,带动大面罗反复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