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和通泊之战

猜你喜欢

  • 大云寺

    唐佛寺名。载初元年(690),沙门法明等十人献《大云经》,为武后称帝代唐造舆论。九月,武则天即帝位,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供藏经讲经。对撰写《大云经疏》的僧人皆赐县公爵位,并赐紫袈裟、银龟

  • 十三里桥

    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西十三里。《资治通鉴》:晋太安二年(303)成都王颖自邺、河间王颙自关中逼洛阳,“帝如十三里桥”,即此。

  • 掷箭

    亦称摔手箭。手掷暗器。不用弓弩,而以手发之。有多种形制。一以铁制,粗如小指,镞如箭,作三角形。杆近镞处细,而后渐粗,以求飞行之稳。一为铁镞加竹、木杆,末加羽。亦有纯以竹制者,削竹为前锐后丰呈浑圆。多行

  • 庆卿

    即“荆轲”。

  • 文征明

    征(徵);1470—1559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名璧,以字行,后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宁王宸濠聘之,以病辞。正德末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嘉

  • 蒲殿俊

    1875—1935四川广安人,字伯英。光绪进士。早年留学日本。清宣统元年(1909)任四川咨议局议长。次年创办《蜀报》,鼓吹立宪。三年铁路风潮发生,任四川保路同志会会长。武昌起义后,勾结清四川总督赵尔

  • 临汾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晋州置。治临汾县(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洪洞、霍州、汾西、浮山、安泽等市、县地。义宁二年(618)改为平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晋州。

  • 夏馥

    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人,字子治。桓帝初举直言,不就,以声名为当权宦官所惧。党人事起,被诬为党魁。士人则尊之为“八顾”之一。后毁容埋名,亡入林虑山中为冶家佣,党禁未解而卒。

  • 中州刺史

    官名总称。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职令》中,州刺史分为上、中、下三等,中州刺史位从三品。北齐亦分州刺史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三等,共九等。故中州刺史有中上、中中、中下三等,合称三等中

  • 南平州

    唐置羁縻州。治今贵州平塘县。天宝元年(742)属黔中郡,隶黔中道。乾元元年(758)属黔州都督府。大历十二年(777)属黔州经略招讨使。大顺元年(890)属武泰军节度使。后晋天福八年(943)附楚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