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和硕贝勒

和硕贝勒

和硕,满语意为“”、“”。“和硕贝勒”直译为一方之贝勒。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与固山贝勒、旗主贝勒是同义语。天聪六年(1632)曾封两个非旗主之和硕贝勒,一为清太宗长子豪格,一为大贝勒代善之子萨哈廉,其余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和硕贝勒,均为一旗之主的旗主贝勒。

猜你喜欢

  • 扫虏将军

    官名。西晋时,汲桑曾署石勒为之。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中,二十三

  • 蜀汉昭烈帝

    161—223即刘备,又称先主。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公元221—223年在位。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远支皇族,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幼贫,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尝师事名儒卢植。东汉末起兵,参与

  • 纳陛

    九锡器物之一。九锡原为帝王专用,汉代以此赐与有特殊功勋的贵族、重臣。据《汉书·王莽传》,平帝时王莽秉政,以策命拜受九锡,其一即为“纳陛”。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露也。”

  • 鸡苏

    地名。在今天津市蓟县西。《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刘守文“以重赂招契丹、吐谷浑之众,合四万屯蓟州,(刘)守光逆战于鸡苏”,即此。

  • 沈阳中卫

    沈(瀋)元沈阳路,明洪武初废。洪武三十一年(1398,一说洪武二十年)置沈阳中卫,治今辽宁沈阳市。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明天启元年(1621),地入后金。

  • 东南会子

    见“会子②”。

  • 踏歌

    古代民间集体歌舞。西汉时,逢十月十五日,宫女相聚歌舞,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隋唐时承袭之,有踏曲、踏歌、踏谣诸名,其义则一。踏步舞姿用于多种乐舞中,诗人多有描写。刘禹锡《纥那曲》诗:“踏曲兴无

  • 临潢府

    契丹天显十三年(938)置。治临潢县(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即契丹之上京,为耶律阿保机创业之地。今古城内宫殿遗址尚可辨认。元废。

  • 生员

    旧时作为在学肄业者之通称。《南史·梁武帝纪》:“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唐代国学及州、县学的学生均称生员,因学生员额有规定,故名。如同职官有一定员额而称官员。宋以后,监生与生员有别。

  • 旧典备征

    征(徵)书名。近人朱彭寿著。五卷。为工具书性质的清代史料笔记。于清代国故人物,分门别类,稽考颇详。如历朝郡王封号、官臣封爵、冠服、谥号、文武科第鼎甲等等,大都列有姓名、籍贯、科名和封谥等的年月,检阅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