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合入

合入

宋代铨选制的一项规定。官员达到一定官阶、任数、考数,即升改为相应的官职,如迪功郎以上资序的官员,则应改为京官,文林郎以上资序的官员,则应改为升朝官,是为“合入”。应注拟相应的差遣窠阙,如许合入县令、录事参军人,权知诸职官;太学博士通历任满四考,准予改为合入官;国子正、录,太学正、录,通历任满五考,准予改为合入官。

猜你喜欢

  • 掌衣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员二人,从九品,唐沿置,正八品,属尚服局。为司衣、典衣之佐,协掌衣服首饰之事。宋、金、明悉如唐制。

  • 汝阳郡

    东晋分汝南郡置。咸康三年(337)省并汝南郡。后复置。治汝阳县(今商水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南商水、上蔡二县地。东晋、南朝宋及北魏、东魏皆属豫州。北齐废。

  • 柯铁

    1874—?清末台湾云林人。造纸工人出身。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反对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与陈发等组织台湾云林地区农民和手工业者武装抗日,以大坪顶为根据地,屡次歼灭进犯的日军,被誉为“铁虎”,与

  • 玉林琇

    1614—1675明末清初江苏南蓉城(今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名通琇,号玉林。因其父早年于杭州云栖寺受戒摩顶时,曾代求法号大潜,故每称潜子。临济宗僧人。十八岁逃婚入家乡广因寺,后拜于常州磐山寺天隐圆修

  • 中国伦理范畴之一。指德行、品德。与“得”同义。《左传·定公九年》:“凡获器用曰得。”《说文解字·彳部》依此释为:“得,行有所㝵(取)也。”引申为处事得宜。西周文献指贵族特有之权利及品性,

  • 渤海县

    唐垂拱四年(688)分蒲台、厌次二县置。《太平寰宇记》:“以在渤海之滨为名。”治今山东滨州市东。属棣州。天宝五载(746)以土地咸卤,西迁四十里就李邱村置,即今滨州市。五代周于县置滨州。明洪武初废县入

  • 杭州蚕学馆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筹设,次年林启开设于杭州,聘日人为总教习。旨在改良中国蚕业,挽回利权。课程有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气象学、土壤学、桑树栽培、蚕体生理、蚕体解剖、蚕儿饲养法等,

  • 卢同

    ?—约532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叔伦。孝文帝时为北海王国常侍,除河南尹丞。孝明帝时转尚书左丞。曾纠察相州刺史奚康生度外征调案,及检校刊定勋簿。时京兆王元叉废胡太后,中山王元熙起兵于邺(今河

  • 谭泰

    1594—1651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武勋王扬古利从弟。初授牛录额真,屡从军征战有功,迁固山额真。顺治元年(1644),随多尔衮入关,败大顺军,晋一等公。三年以欺君罪,论死下狱,为摄政王多尔衮拯

  • 脱列思

    又译脱额列思、脱斡劣思。蒙古部名。成吉思汗降服此部,将它赐给八邻部贵族豁儿赤,《元史》称为“八邻脱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