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台湾战纪

台湾战纪

书名。又名《瀛海偕亡记》。清洪弃父撰。二卷。卷上叙述乙未年(1895)台湾军民反抗日军侵占实况,至刘永福离台止。卷下纪录乙未至辛丑(1901)年间台湾人民浴血抗日事迹。均具参考价值。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印本。

猜你喜欢

  • 康有为未刊稿

    书名。康有为撰,其女康同璧藏。计有《中日和约书后》、《驳后党张之洞于荫霖伪示》、《光绪帝上宾请讨贼哀启》、《上摄政王书》及《与张之洞书》数篇。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 主译者

    亦作都译勾管作者。西夏译经者称号。主持译经,常以国师担任。景宗元昊时为白法信,惠宗秉常时为白智光。

  • 马占鳌

    1830—1886清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字魁峰,又字鼎臣。回族。曾任河州大河家阿訇,能言善辩,颇得教徒信任。同治二年(1863)参加河州东乡族马悟真、闵殿臣起义,被推为帅。十一年正月,在太子寺(今广

  • 经朔望

    天文学名词。即平朔望。平朔和平望的合称。

  • 户科

    官署名。明洪武六年(1373)置,为六科之一 。设给事中二人。初隶承敕监,后隶通政司。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八人。永乐中六科自为一署。洪熙元年(1425),南京亦置。掌监

  • 右中郎将

    官名。西汉置,隶光禄勋。居宫禁中,与五官、左中郎将分领中郎,更直宿卫,协助光禄勋考核管理郎官、谒者、从官。秩比二千石。多由外戚及亲近之臣充任。东汉领右署中郎、侍郎、郎中,职掌训练、管理、考核后备官员,

  • 九部乐

    隋唐宫廷音乐。亦称九部伎。隋大业中,炀帝将七部乐改为九部乐,即清乐伎、西凉伎、龟兹伎、天竺伎、康国伎、疏勒伎、安国伎、高丽伎、礼毕伎。唐沿隋制,增燕乐伎,改清乐伎为清商伎。后太宗命删礼毕伎,仍为九部乐

  • 祁黎

    见“”。

  • 福格森船厂

    外商企业。清同治六年(1867)前创办于广州黄埔。有船坞一座,主要从事修理业务。

  • 细腰宫

    楚国宫名。今重庆巫山县西北为楚巫郡故地,其地有细腰宫遗址。据传楚襄王、灵王皆好细腰,宫人务竞于此,成为风尚,细腰宫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