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句注山

句注山

句一作勾。又名陉岭。因与雁门山冈陇相接,故亦有雁门之称。以山形勾转,水势注流而得名。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上为太和岭,下有马龙池,其后为白草沟。为历代北方重要屏障。《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墬形训》皆列为九塞之一。《史记·张仪列传》:昔赵襄子“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句注之塞”;《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魏王珪大举伐燕,步骑四十余万,南出马邑,踰句注”,皆即此。

猜你喜欢

  • 皮作局

    官署名。明代工部虞衡司之属。掌宫廷百官和内府各种器物上所需之皮革制品的制作和供应事宜。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后革副使。

  • 吕凯

    三国蜀汉永昌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人,字季平。初仕永昌郡功曹。建兴元年(223),南中大姓雍闿等叛,他闭境拒之。闿曾数移檄文劝说,均被拒。三年,诸葛亮南征,知其高节,授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寻为“叛

  • 长房官学

    学校名。清代专教太监学习识字之学校。康熙三十五年(1696)设。因设于中南海万善殿长房一带,故名。开始仅十三人,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后无定额。初设满洲教习二人、汉教习一人、蒙古教习一人,授满、汉

  • 月旦评

    东汉末名士许劭与从兄许靖对乡党人物加以褒贬评论,每月更换品题,后成为汝南地方习俗,称月旦评。

  • 泉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泉州为路,治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曾于路置福建行省。二十二年属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

  • 象州

    隋开皇十二年(592)置,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因界内象山为名。治武德县(今广西象州县西北),贞观十二年(638)移治武化县(今象州县东北),大历十一年(776)又移治阳寿县

  • 新罗

    古国名。又称斯罗。故地在今朝鲜半岛东南部,本辰韩十二国中之斯卢国。传为朴赫居世所建,都金城(今韩国庆州)。公元四世纪以后逐渐强大,与高丽、百济鼎足争雄。新罗与隋唐关系密切,亦为中国古代文化传入日本之桥

  • 尚书丞

    官名。尚书省佐贰官,分左、右,详“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 泗水

    在今山东省西南部。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西流经泗水、曲阜、兖州等市、县,折南经济宁市东南鲁桥镇入运河。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南循今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经昭阳湖西、江苏沛县东,

  • 西家行

    清代帮工、学徒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建立之组织。与工商业主之“东家行”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