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口宣

口宣

宋制,皇帝遣使慰问近臣、邻国使者或有所赐予,由翰林学士撰文,称“口宣”。采用四六句文体,开始必云“有敕”。有时皇帝的批答亦采用口宣形式。

猜你喜欢

  • 天坛

    明清祭天之所。明初建于南京正阳门外,钟山之南,又称圜丘。洪武十年(1377)于坛上建大祀殿,改为合祀天地之所。永乐十八年(1420)复建于北京正阳门南之东。初名天地坛。嘉靖十三年(1534)改专祭昊天

  • 北平公

    即“张进”。

  • 太医院

    官署名。金代置,掌宫廷医药事务,设提点、使、副使、判官分掌院事,隶宣徽院。元代沿置,兼掌御药院。中统元年(1260)置宣差,提点太医院事。至元二十年(1283)改称尚药监,二十二年复旧名。以提点、院使

  • 乾清门侍卫

    官名。清代侍卫之一种。即掌翊卫近御,常值班于内廷,皇帝出巡时扈从值班,次于御前侍卫。于侍卫内特简,无定员。归御前大臣统领。

  • 善化寺

    古佛寺。在今山西大同市南郊。为一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后晋时改称大普恩寺。辽保大二年(1122)毁于火。金初重修。明正统十年(1445)改今名。占地13929平方米。三圣殿

  • 奏片

    文书名。上行文。为清代军机处在遵旨办理日常政务时随时向皇帝请示或报告事宜的文书格式。不具衔名,开首即陈述事项,末以“谨奏”二字结尾。在清代官文书中别具一格。

  • 商辛

    即“帝辛”。

  • 右天驷监

    宋代中央养马机构,置监官一人,掌国马,辨别良驽以待军国之用。

  • 文学

    ①汉代察举科目之一,多与贤良连称为贤良文学。②官名。汉置,为州、郡及王国属官,选用明经者充任,掌地方教育。亦作文学掾。三国魏以后,为太子及诸王、侯均置,掌辅导王侯读书作文。晋、南北朝、隋、唐沿置。唐德

  • 间接打制法

    石器时代制造石器的方法。用有尖的硬木棒,将尖端放在石核台面的边缘上,然后敲打或用力压木棒的另一端,使台面边缘剥裂出薄而长的石片。这种方法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较直接打制法更能控制石片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