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历代名臣奏议

历代名臣奏议

历(歷)

书名。明永乐十四年(1416)杨士奇等奉敕编辑。凡三百五十卷。所录自商周至宋元,分“君德”、“孝亲”、“郊庙”等六十四门,于历代典制沿革、政事得失,可见其大概。

猜你喜欢

  • 云门堰

    水堰名。在唐剑南道绵州龙安(今四川安县北)东南二十三里。贞观元年(627)筑,引县东茶川水溉田。

  • 乐学

    见“乐律学”。

  • 正纪郎

    散官名。金代置,为司天监散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二阶,秩正九品上。元代沿置,属十四阶之第十一阶,秩正八品。

  • 李宗闵

    ?—846唐宗室。字损之。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与牛僧孺同登贤良方正科,指斥朝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不予任用(一说所指斥的对象非吉甫)。入为监察御史,累迁礼部员外郎。十二年,为宰相裴度引拔,迁驾

  • 鹑觚县

    觚一作孤(《汉书·地理志》)。西汉置。治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属北地郡。东汉属安定郡。北魏置赵平郡治此。西魏大统中移治今甘肃灵台县。北周废赵平郡,改属平凉郡。隋初属泾州。大业初属安定郡。唐复属泾州。天宝元

  • 后缗

    有仍氏之女。夏后相之妻,少康之母。寒浞子浇杀相,她逃奔母家有仍(今山东济宁南),生少康(《左传·哀公元年》)。

  • 灵祐

    771—853唐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俗姓赵。年十五出家,遍习大小乘经律。二十三岁游江西参怀海为师,为怀海“上首”弟子。后住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西),因称“沩山灵祐”,与弟子仰山慧寂同为沩仰宗创始

  • 和尼

    即“窝泥”。

  • 匠师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为冬官府匠师司长官,一人,正五命,掌城廓宫室之制,及诸器物度量。下设小匠师下大夫、小匠师上士以佐其职。领内匠上士、外匠上士、司量中士、司准中士、司度中士、掌材

  • 义和团运动

    清末以农民和破产失业的城乡居民为主体的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瓜分、掠夺中国。光绪二十四年九月(1898.10)赵三多、阎书勤等率义和拳在山东冠县梨园屯首举义旗,提出“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