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博阳山

博阳山

博亦作傅或敷。《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傅阳山、傅阳川在南,古文以为敷浅原。”《通典》谓江州浔阳县蒲塘驿,即汉历陵也。“驿前有敷浅原,原西数十里有傅阳山。”唐蒲塘驿即今江西德安县,故一般皆认为山在德安县境。但据《太平寰宇记》饶州及蔡沈《书集传》引晁以道说历陵今地在饶州鄱阳县(今波阳县)境内,故德安说尚不能视为定论。所指何山,更无确说。《书》伪孔传谓博阳山即敷浅原,《史记》裴骃集解同;而《通典》则谓山在原西数十里;《太平寰宇记》江州又谓博阳山在德安县南,别有敷浅水即敷浅原。

猜你喜欢

  • 升补

    宋三舍法中的一项规定。凡县学生经岁升试合格,升入州学;州学生堂试累次中格或附太学上舍试合格,补入太学。太学外舍生经公试或内舍生经上舍试,成绩入等,去年或当年校定分数合格,即可升补内舍或上舍。参见“三舍

  • 叱干阿利

    十六国时鲜卑薛干部人。太悉伏兄子。东晋太和二年(367),铁弗部刘卫辰为代国击灭,卫辰子勃勃逃至薛干部。该部叱干阿利送勃勃于后秦高平公没奕于处。义熙三年(407)勃勃建夏国后,以其为御史大夫。夏凤翔元

  • 鸡鸣布

    隋时,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每年蚕四五熟,妇人勤于纺织,有夜浣纱而成布者,俗称鸡鸣布。

  • 颍上县

    隋大业二年(606)置。因处颍水上游得名。治故郑城,即今安徽颍上县。属颍州。三年属汝阴郡。唐初移治今县北。复属颍州。宋、金时一度属顺昌府、寿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寻复置,仍属颍州。徙治今颍上

  • 怀化郎将

    官名。唐贞元十一年(795)增置,为正五品下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诸卫。

  • 永初山川记

    书名。一作《永初山川古今记》,或说即《永初郡国记》。南朝齐刘澄之撰。二十卷。记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辖境内政区沿革、山川地理、古迹、物产等事。久佚。《水经注》、《文选》、《初学记》、《太平御览》、《太平

  • 福建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福建司。(1)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福建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福建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理顺天府、北直隶正定、大名

  • 萧琛

    478—529南朝时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彦瑜。萧惠开从子。起家齐太学博士、丹阳尹王俭主簿。奉命使魏,还为通直散骑侍郎。累迁尚书左丞。入梁,以与梁武帝有旧,以为御史中丞,历任江夏、宣城、吴兴

  • 全顺

    ?—1865清蒙古正蓝旗人,萨尔图拉氏。咸丰进士。初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咸丰末年,随僧格林沁镇压捻军,转战直隶、山东、河南。擢侍读。同治元年(1862),随侍郎宗室国瑞进攻河南捻军。二年十二月,升内

  • 酒市

    见“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