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南京

南京

①古都名。(1)唐至德二载(757)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蜀郡是两京未收复时玄宗驻地,改蜀郡为成都府,建号南京。即今四川成都市。上元元年(760)撤销京号。(2)渤海以南海府为南京。在今朝鲜咸镜北道镜城西南南山城。一说在今朝鲜咸兴,一说在今咸镜南道北青郡新昌附近。(3)契丹神册四年(919)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928)迁东丹国都于此,升为南京。即今辽宁辽阳市。会同元年(938)改南京为东京,设辽阳府。(4)辽会同元年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在今北京城西南隅。(5)北宋景德三年(1006)因太祖在周末曾为宋州节度使,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建为南京。在今河南商丘市南。建炎元年(1127)高宗即帝位于南京,即此。(6)金天辅七年(1123),以新得辽地南京(即燕京)六州归宋,遂以平州为南京。在今北京城西南隅。天会三年(1125)再取燕京,四年废南京称号。(7)金初称北宋故都东京开封府为汴京,贞元元年(1153)更号南京。即今河南开封市。贞祐二年(1214),与蒙古和议成,蒙古退军,以河北残破,财用匮乏,自中都迁都于此。(8)明太祖初即位都应天府(治今江苏南京市),洪武元年(1368)八月因意欲迁都北宋故都开封府,建开封府为北京,故称应天府为南京。十一年开封府罢称北京,改南京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为京师,京师为南京。清初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废南京称号,但习惯上仍沿称南京不改。1912年改府曰南京,次年即罢。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于此,划城郊区域设市,又正式命名为南京。②省区名,明制两京(京师、南京)附近地区不设布政使司,各府州直隶于两京。直隶于南京的地区即称南京。一称南直隶,相当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地。

猜你喜欢

  • 光绪宫中现行则例

    书名。光绪朝官修。四卷。辑录清初至光绪有关宫内太后、皇后以至太监诸人、各事等条例、事例而成。分训谕、名号、玉牒、礼仪、宴仪、册宝、典故、服色、宫规、宫分、车舆、铺宫、遇喜、安设、进春、谢恩、钱粮、岁修

  • 凤伽异

    735—?唐时蒙舍州(今云南巍山)人。阁罗凤长子。乌蛮族。天宝四载(745)入唐宿卫,授鸿胪卿,兼阳瓜州刺史、都兵马大将。十载,于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大败唐将鲜于仲通。先阁罗凤而亡。

  • 札兰章京

    即“甲喇章京”。

  • 布克申

    满语音译。意为哨所。清代在北部边境线内侧设卡伦(哨所),共分三层,最外层为“添设卡伦”。为加强防范,清政府有时在添设卡伦以外临时增添哨所,称布申克。参见“卡伦(1)”。

  • 司马睦

    ?—约291晋宗室。字子友。司马懿弟进之子。仕魏历侍御史,封安平亭侯。入晋,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遣使募徙逋逃、私占及变易姓名、诈冒复除者七百余户,为冀州刺史杜友所劾,贬丹水县侯。太康元年(2

  • 完颜宗隽

    ?—1139金太祖子。本名讹鲁观。天会十四年(1136),为东京留守。天眷元年(1138)入朝,为尚书左丞相,加开府仪同三司,兼侍中,封陈王。与宗磐、挞懒结纳。次年,拜太保,领三省事,进封兖国王,以谋

  •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北。《春秋》成公二年(前589):晋、齐“战于鞌,齐师败绩”,即此。

  • 外帘官

    见“帘官”。

  • 林欲楫

    明福建晋江人,字平庵。万历进士。天启时任礼部侍郎,拒撰魏忠贤生祠文。崇祯初迁礼部尚书,未赴。十一年(1638)掌礼部事。十六年致仕。唐王起闽中,召为大学士,不久病死。著有《易经勺解》。

  • 都昌县

    本都昌侯国,西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改为县。治今山东昌邑市西。属北海郡。东汉属北海国。建安初,北海相孔融出屯都昌,即此。南朝宋寄治青州城(今山东青州市),仍属北海郡。北魏移治今临朐县东北都昌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