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十恶

十恶

法定的十种重大罪名。北齐始定“重罪十条”,隋代正式列入法典。唐宋因之,沿至明清。为历代法律中最重之罪名。即谋反(企图推翻统治)、谋大逆(企图毁坏皇室宗庙、陵墓、宫殿)、谋叛(企图叛国投敌)、恶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不道(杀死一家非犯死罪者三人等)、大不敬(偷盗皇帝衣物、指斥皇帝等)、不孝(不供养或控告、咒骂祖父母和父母等)、不睦(殴打或控告丈夫等)、不义(杀死长官或师长等)、内乱(奸淫近亲等)。凡犯其中任何一条,即为“十恶”之列,遇常赦及皇帝疏决,均不能得到赦免或减刑。

猜你喜欢

  • 中山长城

    战国时中山国修筑的长城。《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六年(前369)“中山筑长城”。按当时形势,中山长城应主要用于防赵。其位置约处于今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地带与河北省西南部战国时赵、中山交界地带。

  • 道调法曲

    即“道调”。

  • 京卿

    见“京堂”。

  • 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

    书名。近人冯自由撰。一册。以编年体记述清王朝被推翻以前二十六年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同盟会等在海内外的组织情况。194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 曲牌

    俗称牌子。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转调货郎儿》、《叠落金钱》、《银纽丝》等。总数达数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

  • 时谐画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11)在广州创刊。旬刊。画师崔芹、伍德彝、潘达微、何剑士等二十余人主办。以刊载时事、政治讽刺画为主,间刊小说、杂文、剧本、汇电、新闻。曾刊《江浙路要事绘图》,声援

  • 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

    清碑刻。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出兵伊犁生俘达瓦齐,统一准噶尔部。为纪念此役,高宗亲撰碑文,记述战争缘由及战后分封众建意义。二十七年镌碑,一立于伊犁宁远城(今新疆伊宁)东山岗上,今已毁;另一立于承德

  • 免夫钱

    北宋征收免夫钱,纳钱者可免除夫役。宣和六年(1124),宰相王黼以复燕山府(治今北京)之役,京东、两河之民困于调发为借口,令京西、淮、浙、江、湖、四川、闽、广并纳免夫钱,北方每夫二十贯,南方三十贯。南

  • 窳匿

    见“康居”。

  • 白霫

    古部落名。铁勒十五部之一。其与霫,一说为一部,一说为两部。原游牧于漠北独洛河(今土拉河)一带,习俗与突厥相似。后与隋通使。曾臣属东突厥颉利可汗。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其地为寘颜州,以其别部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