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梵文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的意译。亦称十二缘起。佛教名词。“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因缘,指原因、条件。佛教认为,人生的现世存在为前世因缘的结果,同时又成为来世的因缘,如此循环不尽;世人如不求解脱(求佛),将永生永世处于“轮回”之中。佛教把人生“轮回”的过程规定为十二个环节,称“十二支”或“十二有支”,即:(1)无明,指前世的盲目无知;(2)行,指由无明而引起善恶行为;(3)识,指因前世的行引起转世托胎时的心识;(4)名色,指由识引起在母体内构成的精神(名)和肉体(色);(5)六处,指由名色的发展而引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6)触,指出胎后由于六处引起同外界事物的接触;(7)受,指由触而引起的苦乐等感受;(8)爱,指由受引起渴爱、贪爱、欲爱等;(9)取,指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10)有,指由取引起人生的一切世俗思想行为;(11)生,指由有而引起来世之生;(12)老死,指由生引起老死。以上(1)(2)为前世因,引起今世果,即(3)至(7);(8)(9)(10)为今世因,引起未来果,即(11)(12),因此又称“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二重因果(现在、未来)”。

猜你喜欢

  • 叶子

    见“旋风装”。

  • 都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简称盐运司。元、明、清掌管食盐产销的机构。元代于辽东、大都、河间、山东、两淮、两浙、福建等地分设,隶户部,各设都转运使二人,正三品,同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正五品,运判一人,正六品,下设盐

  • 城门局

    官署名。隋代门下省所统诸局之一,置校尉二员、直长四员;大业三年(607)后改隶殿内省,置校尉一员,后改名城门郎,置四员,又改隶门下省。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启闭,出纳管钥。

  •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春秋》宣公十二年(前599):“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一说在今郑州市东。

  • 允姓之戎

    古族名。戎的一支。原居瓜州(今陕西秦岭北约宝鸡至陇县一带),后迁至渭汭。有人认为即陆浑之戎。或说一支由瓜州西迁中亚,即为塞种人之一部。

  • 蔡牵

    1761—1809一作蔡骞、蔡谦。清福建同安(今厦门北)人。初佣工为生,一说以弹棉花为业。乾隆五十九年(1794)聚众下海,拦截商船,称“大出海”或“大老板”,扬帆于浙闽沿海。北至山东,南迄两粤,屡与

  • 书写机宜文字

    官名。省称书写文字。宋代置,招讨使、镇抚使等属官,由长官奏辟,掌书写机要文书。

  • ①春秋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南。《左传》定公九年(前501):“齐侯致禚、媚、杏于卫”,即此。②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禹州市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皆溃。”杜预注:“瑕、

  • 虎门炮台

    建造在珠江入海口的防御工事。虎门位于珠江口,以虎山而得名,西有小虎山,东有大虎山,两山对峙,犹如巨阙;虎山内外重洋,而门当其最深处,为外洋进口船舶必经之门户。清康熙时筑虎门寨砖城,建南山、横档山等炮台

  • 刘允济

    唐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弱冠举进士。累迁著作佐郎。采辑鲁哀公以后至战国史事,撰成《鲁后春秋》。迁左史,兼弘文馆直学士。垂拱时,升著作郎,后为来俊臣所诬,贬大庾县尉。长安中复任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