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北选

北选

①铨选制度。唐代对岭南、黔中等地,因路途悬远、土风不同,由中央派人主持六品以下官的选拔,称为“南选”。相对而言,在长安和洛阳的铨选,则为“北选”,一般指由吏部、兵部主持的文选、武选。②金代科举取士的一种方式。金初,根据辽人及宋人所习之举业不同,各以所长取士,分南、北二选。北选以考词赋为主,选拔对象为辽人,拟词赋进士擢第一百五十人,经义五十人,嗣场词赋进士七十人,经义三十人。天德三年(1151),行南北通选,北选、南选遂废。

猜你喜欢

  • 明代云南*百夷最高土首领名号。世封宣慰使,亦为宣慰使俗称。

  • 伊阙石窟

    即“龙门石窟”。

  • 译书公会

    清末维新派的翻译出版机构。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上海成立。恽积勋、恽毓麟、陶湘、董康、赵元益分任总理、协理。有英、法、德、俄、日文翻译若干人和中、西文总校各一人。其章程声明“以采译泰西东切用书籍为

  • 南巡盛典

    书名。清高晋撰。乾隆三十五年(1770)成书,一百二十卷。记清高宗辛未(乾隆十六年,1751)至乙酉(三十年,1765)前四次下江浙事迹,备载其视察河工、海塘,祭祀神庙,褒奖官绅俊秀,阅武,以及上谕和

  • 遵义府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播州宣慰司置。治遵义(今市)。属四川。辖境相当今贵州遵义市和桐梓、绥阳、仁怀、正安、赤水、习水等市、县地。清雍正七年(1729)改属贵州省。1913年废。

  • 齐侯镈钟

    即“叔夷镈钟”。

  • 忽斜虎

    即“完颜仲德”。

  • 大司农司

    官署名。元代管理农政之机构。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建司农司,下设四道巡行劝农司。同年十二月,改司农司为大司农司,管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十四年撤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事。十八年改立农政院

  • 林圮埔

    即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驻地。林圮本郑成功部将,率众于此屯垦成聚落,因以为名。清云林县丞驻此。

  • 韦处厚

    773—828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德载,本名淳,避宪宗讳改。元和进士,又登才识兼茂科、贤良方正等科。初为咸阳尉,迁右拾遗,兼史职。修《德宗实录》五十卷,时称信史。历左补阙、户部郎中、知制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