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剥浅银

剥浅银

即红剥银。漕船遇浅,雇民间小船剥运所支付之款,称剥浅银。清初设红剥船六百艘,每船给田四十顷,收租赡船,免其征科。康熙三十九年(1700)裁红剥船,将原租额分派各省,于漕粮项下编征解粮道库支发。

猜你喜欢

  • 川州

    辽应历元年(951)改白川州置。治咸康县(今北票市西南)。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市、北票市大凌河以北地。属中京道。金大定六年(1166)并入懿州;承安二年(1197)复置,移治宜民县(今北票市东北),属北

  • 青衰札布

    ?-1757又作青滚杂卜、青衮咱卜。清蒙古喀尔喀和托辉特部人。乾隆二年(1737)袭札萨克多罗贝勒,为副将军。二十年从征伊犁,授郡王、参赞大臣。次年,因清廷连年用兵准噶尔,喀尔喀部众不堪其累,遂将伊犁

  • 沙毕纳尔

    清代蒙古寺庙及上层喇嘛的属民。汉称庙丁。有时并指喇嘛徒众。其来源为王公贵族奉献户口或人户自动投充。与寺院及上层喇嘛有严格的人身隶属关系,为之牧放牲畜、交纳贡赋和服各种劳役。其在喇嘛旗内被编入丁籍服兵役

  • 陈郡

    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置淮阳国(一说秦置陈郡,西汉改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献帝时国除为郡。治陈县(今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鹿邑、柘城、太康、西华等县地。三国魏复为陈国,以

  • 内承运库

    明代内府库名。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初设大使及左、右副使,后改设掌印太监一员,近侍、佥书太监十余员,掌司、写字、监工数十员。分里库、外库。里库设于宫内,称内东裕库、宝藏库。外库设于宫外。初惟收贮

  • 蓝田

    战国楚邑。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战国策·魏策四》:“秦果南攻蓝田、鄢、郢”,即此。

  • 合迷里

    即“哈密力”。

  • 古代盛酒器。一般以青铜铸成,高颈粗腹,侈口广肩,高圈足。盛行于商至西周中期,在江南则延续到战国。商代的尊多数较粗大,广肩高颈,侈口;西周中期渐成束颈垂腹。同时出现方尊。另有模拟动物形状的鸟兽尊,商至战

  • 中城

    春秋鲁邑。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北。《春秋》成公九年(前582):“城中城”。又《谷梁传》:“城中城者,非外民也”,即此。

  • 孙过庭

    唐富阳(今属浙江)人,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名虔孔,以字行。高宗时,官率府录事参军。善文章,书工行草,颇得王羲之之体,或病其体多周而格不高。垂拱三年(687)著《书谱》一卷,1982年上海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