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农桑经

农桑经

又名《农蚕经》。书名。清蒲松龄撰。前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作者自序。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农经》,总计七十一则,以农家月令体裁,分月列举应操作之农事,九月以后阙如,似未完成,其后附“杂占”和“御灾”两节。另一部分为《蚕经》,共二十一则,又有《补蚕经》和《蚕岁书》各十二则,以及《种桑法》十一则。是书为一部较好的地方性农书,流传于淄川及其附近地区。由于在流传中辗转传抄出现一些错误,抄录人又加进个人意见,以致其内容和编排与原著有所差异。1962年出版的《蒲松龄集》将《农桑经》作为“杂著之一”收入。198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农桑经校注》。

猜你喜欢

  • 老君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应龙,童元镇率军渡乌江夺老君关,即此。

  • 拨储

    清代仓储用语。清制,各省兵备道库、河道库,以及边远地区伊犁、塔尔巴哈台、西藏、云南、贵州各库,其所储兵饷、台费银、铜铅本银等,均由政府拨解而来,谓之拨储。属直辖于户部的库储。

  • 茫布部

    宋代乌蛮部落。初为亦溪部。宋时,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茫布徙居今云南镇雄县西北,其后昌盛,号茫布部,宋置西南蕃都巡检使。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置茫布路总管府,隶乌撒乌蒙宣慰司。明代与乌蒙、东川、永宁、

  • 亭父

    有二说,一说为亭卒。《史记·田叔列传》:“(任安)代人为求盗亭父。后为亭长。”张守节正义引应劭云:“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关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一说为亭长。《风俗通义》:“亭长者,一

  • 护东羌校尉

    官名。三国魏置,掌居住秦、雍、梁等州羌族事务,领兵。邓艾以安西将军领此职。西晋称东羌校尉,职掌同。

  • 居希

    即“四部医典”。

  • 兴和

    东魏孝静帝年号(539—542)。凡四年。

  • 裴休

    唐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字公美。长庆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甲科。大中初,累迁至户、兵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兼御史大夫。六年(852),以本官同平章事。革江淮漕运积弊,定新法十条,三岁漕米至渭桥仓者一

  • 膳牌

    清代官员向皇帝呈递的名衔牌。因于御膳前呈递,故名。清制,凡文武官员值班、奏事或被引见之日,均各按品级,分别以红、绿两色牌写明衔名,由奏事处递进皇帝阅览,称红头牌、绿头牌。用红头牌者,为宗室王公;用绿头

  • 端华

    ?—1861清末贵族。爱新觉罗氏,号端友。满族。道光二十六年(1846)袭爵郑亲王。次年授御前大臣。后受顾命。咸丰帝即位后,与异母弟肃顺、怡亲王载垣等渐受信用。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