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六经

六经

①六部儒家经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始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至汉代被尊崇。《礼记·经解》主张以六经设教,授之以为人处事的各项道理和准则。《史记·孔子世家》和《滑稽列传》称六经为六艺,并阐述其在教育中之作用,指出:“《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汉书·艺文志》将六艺列于诸子之前。但因《乐经》不传,故只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列于学官,置五经博士。②中医术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张景岳注:六经,“三阴三阳也”。三阴:厥阴、少阴、太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马王堆出土医书的《灸经》中有“脉”字,无“”字。把人体血脉分为经和络,并建立起六经系统,最早见于《素问》。

猜你喜欢

  • 刘恭

    ?—111东汉明帝之子。永平九年(66),赐号灵寿王。十五年,封巨鹿王。章帝时,先后徙封江陵王、六安王。章帝死,遗诏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元初三年(116),国相赵牧诬奏其祠祀恶言,有司请诛之。乃上书自

  • 王勃

    649—676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子安。王通孙。少年对策高第。乾封初,为沛王府修撰。后为虢州参军,因罪革职。南下省父时,渡海溺水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反对绮靡文风,提倡

  • 石珤

    ?—1528明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正德间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左侍郎。正德十六年(1521)进礼部尚书。嘉靖三年(1524)以吏部尚书入阁参预私务。因议大

  • 会审

    司法制度。由若干部门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称会审。如明代重大案件,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会审,或由九卿会审。清沿其制,死刑案件由三法司会审;非常大案临时命王、大臣、九卿参加会审;宗室、觉罗犯罪,由宗人府、刑

  • 总管轮

    官名。清末海军技术官。正三品、正四品不等。同治、光绪年间筹办海军,除置管带等战官外,另设管轮等艺官。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舰每舰置总管轮一人,由游击、都司充;全军置总管轮(即“

  • 阿幸

    地名。在今云南腾冲县北部瑞滇一带。明属云南永昌府。

  • 张须陀

    565—616隋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人。开皇十七年(597),从史万岁击西爨,以功授仪同。炀帝即位,随杨素击平汉王杨谅。大业中,累迁齐郡丞、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镇压王薄、郭方预、卢

  • 皇甫无逸

    隋末唐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仁俭。历淯阳太守。炀帝时,授刑部侍郎。炀帝游江都,留守洛阳。大业十四年(618),闻炀帝被杀,与段达、元文都立越王杨侗为帝,任兵部尚书。王世充自立,脱身投唐,拜刑部

  • 姚夔

    1417—1473明浙江桐庐人,字大章。正统进士。授吏科给事中。英宗复位,出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天顺七年(1463)进礼部尚书。斥在京番僧,以挫其势。成化五年(1469)转吏部,力主赈灾荒、抚流民、去冗

  • 亚饭干

    古乐官。名干。古时天子诸侯进餐要奏乐。《论语·微子》:“亚饭干适楚。”其活动时代有商纣时、周厉王时、周平王时、鲁哀公时等说,多数学者从鲁哀公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