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八要论

八要论

中兽医学中一种辨证施治理论。明代杨时乔《马书》中《八要图论》提出。后喻仁(本元)、喻杰(本亨)兄弟改为“评讲八证论”。“八证”和“八要”一脉相承,内容均包含寒、热、虚、实、表、里、邪、正等八证。“正”、“邪”二证论述上有明显缺陷,以致后来为“阴”、“阳”二证所取代而发展为“八纲辨证”。八要论之提出,使中兽医治疗疾病有明确之标准,对辨证论治进一步发展亦有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 胠箧

    《庄子》篇名。文中借只防备开箱(胠箧)之小盗,而不防备“负匮揭箧担囊而趋”之大盗的比喻,论证“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认为社会产生盗贼的根源在于圣人和智慧。主张“绝圣弃知”,毁灭仁义、文化,回复到“民结

  • 李经羲

    1861—1925安徽合肥人,字仲仙。李鸿章侄。历任道员、湖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职。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升广西巡抚,旋调云南巡抚。宣统元年(1909)任云贵总督。云南光复后去上海。1913年被

  • 徐有壬

    1800—1860清顺天宛平(今北京城西南)人,原籍浙江乌程(今湖州),字钧卿,又作君青。道光进士。授户部主事、郎中,累升至广东盐运使、湖南布政使等职。咸丰五年(1855)受命办理浙江湖州团防,对抗太

  • 高州

    ①南朝梁置。治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隋大业初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六年(623)复置高州。贞观二十三年(649)移治良德县(今高州市东北)。天宝元年(742)改为高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高州。大

  • 武陵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沅县置。治今湖南常德市。隋以后历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南宋建炎四年(1130),县人钟相起义于此。1913年改名常德县。

  • 紫极宫

    道教宫观。在今江苏南京。传为五代吴王杨溥所建。后改祥符宫、天庆观、玄妙观等名。明重建,改名朝天宫。现存殿宇为清代重建。

  • 李天俞

    ?—1664明末清初青海西宁人。土族东李土司。明末任副总兵。崇祯十六年(1643)冬,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攻占甘凉等地,派兵围攻土司衙门东山城(在今民和),他只身逃西宁。次年春,起义军破西宁城,被俘,囚

  • 张苍水集

    别集名。明张煌言(号苍水)作。此集清代列入禁书,仅有传抄稿本。1901年始有章炳麟排印二卷本,附《北征录》一卷。1909年国学保存会排印本为十二卷,补遗一卷,附录八卷。另有《四明丛书》本九卷,附录八卷

  • 阔里吉思

    ①(?—1243)元畏兀儿人。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必阇赤,后奉命从成帖木儿治理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库里亚乌尔根奇),又从定呼罗珊(今伊朗霍腊散省与阿富汗西部)之乱。元太宗四年(1232),成帖木儿

  • 赵古元

    即“赵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