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八正道

八正道

梵文Aryastangikamarga 的意译。亦译八品道、八圣道。佛教名词。指实现佛教理想所应遵循的八种途径或方法。具体内容是:正见,对佛教“真理”四谛的正确见解;正思维(或正志),对四谛等教义的正确思维;正语,讲符合佛教教理的正确语言;正业,住于清净之身业;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生活;正精进(或正方便),勤修佛教涅槃之道法;正念,明记佛教四谛之理;正定(或正三昧),修习佛教禅定,心专注于一境,以求得观察四谛之理。见于《增一阿含经·四谛品》等。

猜你喜欢

  • 东四城

    清代*回疆八城中的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四城。因其位于东部,故名。

  • 麻搭

    灭火器具。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蘸泥浆,以灭火。

  • 县君

    命妇封号。始见于南北朝,历代沿置。用以封皇后母、县公之妻及高官母、妻。北周位郡君下。唐、五代外命妇封五品官员之妻,内命妇封三品、四品官员之妻。其母则加“太”字。不因夫、子得封,称某品县君。宋代沿置,封

  • 临潼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改昭应县置,以临潼水得名。治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属京兆府。元属安西路(后改为奉元路)。明清时属西安府。

  • 吴太祖

    即“杨行密”。

  • 金墉城

    三国魏明帝时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雒阳故址西北角。南曰乾光门,东曰含春门,北曰䢰门。又置西宫(西晋改为永昌宫)于城内。魏、晋时被废的皇帝、后妃都安置于此。城小而固,为攻战戍守要地。东

  • 中尚使

    使职名。唐开元中置于中尚署,掌检校进奉杂作,多以少府监及诸司五品以上官充任,权在中尚令之上。天祐元年(904)省。

  • 讨浯儿河

    即“太鲁水”。

  • 摩沙勒

    在今云南新平县西南莫沙。元至元中平缅,结寨于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即此。明置摩沙勒巡检司。

  • 户部十三司

    官署合称。明代户部所属十三清吏司简称。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原户部属部称清吏司,共十二司。永乐时有增革。宣德十年(1435)始定为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