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俸恤

俸恤

官员俸禄。北魏太和八年(484)定俸禄制度,官员既给俸,又给恤亲之禄,故称俸恤。

猜你喜欢

  • 镜湖自撰年谱

    书名。清段光清撰。抄本。咸丰年间,作者曾任浙江知县、知府、宁绍台道、盐运使、按察使等职。谱中对所属各县佃农抗租,浙江人民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官吏腐朽无能,英法等国在宁波胡作非为及当时商业、海运、海塘

  • 杂泛

    见“杂徭”。

  • 赵师鲁

    1285—1337元霸州文安(今属河北)人,字希颜。秘书少监赵趾子。太学生。仁宗时,任工部主事、中书省检校官等职。泰定中,官监察御史。文宗时,任枢密院判官,持节治四川军马。后出为河间路转运盐使,除弊政

  • 地方审判厅

    官署名。清末地方审判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设于京师、奉天等地,宣统二年(1910)各省渐设。省城、商埠、府每处设一所,掌审理不属初审厅管辖案件的一审及不服初审厅判决的二审案。置推事长一人,刑

  • 峨州

    唐置羁縻州。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城北。天宝元年(742)属黔中郡,隶黔中道。乾元元年(758)属黔州都督府。大历十二年(777)属黔州经略招讨使。大顺元年(890)属武泰军节度使。后晋天福八年(943)

  • 山泽之税

    战国秦国赋税类别之一。《盐铁论·非鞅》:“昔商君相秦也,……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当时山林川泽均属国有,由政府设虞师一类官吏专门管理,因时禁放。凡民上山伐木、采矿、打猎,入水捕捞、采集等,均须纳

  • 大门艺

    唐时渤海人。大祚荣次子,大武艺弟。尝充质子至长安宿卫,开元初还。开元十四年(726),因反对背唐,与武艺不合,遂投唐,授左骁卫将军。后被遣往安西,留唐不归。

  • 戴德

    西汉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字延君。曾为信都王刘嚣太傅。与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为今文礼学大师,宣帝时立为博士。选集战国至汉初有关礼仪之论文八十五篇,编成《大戴礼记》,今存四十篇。世称“大戴”,

  • 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

    清碑刻。天聪四年(1630)为纪念乌斯藏人喇嘛斡禄打儿罕囊素敕建。碑阳系老满文,碑阴为汉文,记有清朝开国人物,如佟养性、宁完我、石廷柱以及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等,对研究清史、满族宗教信仰及老满文均有重要

  • 祝聃

    春秋时郑国大夫。郑庄公三十年(前714),北戎侵郑,郑设伏抗击。戎遇伏败退,他率部追逐,截断戎兵,大败之。三十七年(前707),周、郑战于繻葛(今河南长葛),他参与是役,射伤周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