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传大召

传大召

藏语意为大祈祷。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于明永乐七年(1409)正月在拉萨创立大祈愿法会,聚集僧众在大昭寺唪经祈祷。此后每年举行,沿袭而成定制。

猜你喜欢

  • 洛阳伽蓝记集证

    书名。清吴若准编次集证。六卷。据刘知几《史通·补注篇》,杨街之著《洛阳伽蓝记》有小字自注以铺陈史事。世行本无小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由于刊落,顾广圻认为由于刻本中大小字连排致混注入正文。吴氏缘顾

  • 张荫桓

    1837—1900清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樵野,又字皓峦。纳赀为知县,由丁宝桢荐至道员。光绪二年(1876)起,历任登莱青道、山东盐运使、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按察使及在总理衙门学习行走等职。因其谙外交

  • 兰州机器局

    官办军用企业。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陕甘总督左宗棠创设于兰州,总兵赖长主持局务。次年将西安机器局设备拆迁并入。常年经费由甘肃关内外办理军费款项内拨支。所造炮弹枪子及仿制普鲁士式后膛七响枪,螺丝开花

  • 本无论

    书名。东晋僧人释道安著。“本无”一词原出自玄学,此书用于解释为佛学之空无,“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主张恪守无为,以“宅心本无”去“触章辄无”,从而摆脱世间诸般苦恼,进入极乐净土境界。

  • 贡举

    ①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为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魏、晋、南北朝以前,由地方州郡向朝廷选举人才,泛称贡举。其名目主要有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并有年限与名额的规定。三国魏初置中正选官。黄初三年(222

  • 信凭

    太平天国后期给中乡试者所发身份证明。黄纸,上写“信凭”两字,下书中式官衔。

  • 御媛

    妃嫔名号。北周置。后宫中地位较低的妃嫔,仅在御婉之上。分上媛、中媛、下媛三个等级,地位分别相当于六府中的上、中、下大夫。

  • 温恢

    三国时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字曼基。家富于财,会汉末大乱,振施宗族,一朝尽散。举孝廉。曹操用为丞相刺奸主簿,迁扬州刺史,助张辽等守合肥。魏文帝时为侍中、魏郡太守。后迁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道中

  • 惠子

    ①即“惠施”。②书名。战国宋惠施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于名家,并谓“与庄子并时”。《隋书·经籍志》已不载。久佚。今仅见于先秦诸子等书所引,如《庄子·天下》,《韩非子·说林》,《吕氏春秋》的《

  • 内道场

    皇宫内供佛弘法处所。隋大业九年(613),炀帝改天下佛寺名为道场。又在扬州造慧日道场。宫中供佛,遂有内道场之称。唐武则天时,长安、洛阳宫中皆置内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