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岳

五岳

岳一作嶽。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传说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唐中宗封西岳为金天王,其后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尔雅·释山》对五岳有两种说法:篇首云:“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下文又云:“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后世对此有不同解释。五岳制度实始于汉武帝,谓尧、舜时即已有之,乃汉代经学家的附会。汉宣帝时确定以今河南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恒山(今曲阳县西北)为北岳。其后又改今湖南衡山为南岳。隋文帝后遂成定制。明弘治中于今山西浑源县恒山建北岳庙。清顺治中移祀北岳于此。

猜你喜欢

  • 秦始皇

    前259—前210即嬴政。一称赵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庄襄王之子。年十三即位,相国吕不韦专权,宦者缪毐用事。秦王政九年(前238)亲政后,平定嫪毐叛乱,放逐吕

  • 九关通事使

    官名。明代殿庭仪礼司属官。掌赞善礼仪。洪武九年(1376)置,一人,正八品,并设副使六人,从八品。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后,遂罢。

  • 南班

    即“环卫官”。

  • 都纲司

    官署名。元代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设于各县。见“都纲”。

  • 普儿

    即“普尔”。

  • 傣勐

    傣语音译,亦自称曼竜,意为土著傣家人。先为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公社的自由农民,称为“波海咪纳”,意即地之父、田之母,从事代耕“公田”。解放前,在该地傣族封建领主制下,成为劳役地租的主要承担者,包括兴修农田

  • 神宫监

    官署名。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年(1377)置神宫内使监,设令,正五品;丞,从五品;司香奉御,正七品;典簿,从九品。十七年改神宫监,改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奉御一人,正八品。后再改置

  • 元澄

    ?—519北魏宗室。字道镜。孝文帝堂叔。袭封任城王。初为征北将军,出讨柔然。又任梁州刺史,使氐、羌款顺。转徐州刺史,以功迁中书令,改授尚书令。及帝迁都洛阳,以兼右仆射留守平城(今山西大同),击平恒州刺

  • 乌古迺

    1021—约1074又作胡来。女真完颜部部落长。自绥可定居按出虎水,完颜部日见兴盛。至乌古迺始建官设制。又自辽境及邻部大量输入铁器,修弓矢,备器械,兵势渐强,白山(今长白山)、统门(今图们江)、五国(

  • 昆(崑)墟州都督府

    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置于多勒建国低宝那城,故地约当今阿富汗北部穆尔加布河流域。隶于安西都护府。约七世纪末叶,因大食势力东进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