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官司辰

五官司辰

官名。简称司辰。唐代秘书省司天台置,十五员,正九品,与挈壶正等皆掌知漏刻时辰,乾元元年(758)由司辰改名。辽南面官,袭唐制为司天监官员,与五官挈壶正同掌漏刻,报时辰。

猜你喜欢

  • 保宁县

    ①唐至德二载(757)以保安县改名。治今广东电白县电城镇东。属高州。北宋开宝五年(972)省入电白县。②五代前蜀永平二年(912)以薛城县改名。治今四川理县一带。元至元十九年(1282)并入威州。

  • 燕都

    即“木杆可汗”。

  • 亭尉

    官名。战国置。守城低级军吏。掌一亭守备。《墨子·备城门》:“亭一尉,尉必取有重厚忠信可任事者。”孙诒让注:“城上百步一亭,故亭一亭尉矣。”

  • 源士

    官名。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原元士而置。初置给事中八十一人,因与古元士数相合,名之元士。后复以六科为政事本源,改元为源。二十四年复名给事中。

  • 周代国名。传为祝融之后,曹姓,在今山东莱芜东。春秋初为鲁之附庸。或说为楚所灭。西汉置牟县。

  • 天元术

    古代算学术语。为立和解一元高次数字方程式的一种表达法。约十二世纪在北方出现。后盛行于金、元。以“元”代表方程式中的未知数x,或以“太”代表常数项。列式时把“元”或“太”字写在数码的右侧。如‖元,即表示

  • 良贱

    指良民和贱民。古代以所谓身家清白与否,从法律上将各种人的身份划分为良、贱两等。以士、农、工、商为良,以倡优、奴婢、乞丐等为贱。此外,各朝代还有不同名目的贱民,如魏晋、隋唐的*杂户,辽代的宫户、著帐户、

  • 有家

    卿大夫代称。《书·皋陶谟》:“夙夜浚明有家。”孔安国传:“卿大夫称家。”

  • 桂春

    清末满洲正蓝旗人,字月亭。曾任山东粮道、甘肃按察使等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值总理衙门。次年授太常寺卿。二十六年迁内阁学士,升礼部右侍郎,旋改户部左侍郎。二十八年调仓场侍郎。宣统三年(1911)

  • 清真寺

    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唐时称“礼堂”,宋元时称“清净寺”、“净觉寺”、“真教寺”、“回回寺”等,明代统称“清真寺”,沿袭至今。其建筑初为周边有廊的露天大院,后由院子、屋顶和讲台组成。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