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五军营

五军营

军事编制。明京军三大营之一,由马步军组成,分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军士主要来自京卫,同时岁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卫所兵,轮班赴京宿卫和操练。此外,十二营、围子手营、幼官舍人营、殚忠营、效义营俱附五军营中。设提督内臣一人、武臣二人、掌号头官二人、大营坐营官一人、把总二人。各军营设坐营官一人,马步队把总各一人。平时练习营阵。皇帝亲征时,大营居中,五军分驻于外,为作战主力。

猜你喜欢

  • 杨锐

    ①(1471—1532)明浙江萧山人,字进之。嗣南京羽林前卫指挥使职。正德时受兵部尚书王琼器重,进都指挥佥事,守备安庆。正德十四年(1519)固守安庆御宁王宸濠,获胜。因功迁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辽东,

  • 南䜌县

    西汉武帝封赵敬肃王子佗为南䜌侯,后改为县,治今河北巨鹿县北。属巨鹿郡。更始二年(24),刘秀与王郎将倪宏、刘奉战于此。西晋废。十六国后赵建武五年(339)复置,属赵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 石普

    北宋太原(今属山西)人。少随父在太宗藩邸任事,以谨信见亲。太平兴国中补寄班祗候,迁内殿崇班。参与镇压李顺、王均等起义,曾建请减轻蜀地赋敛,以安人心。历任冀州总管、鄜延路副都总管,对防御契丹、西夏的部署

  • 右旅贲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旅贲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侍卫。正三命。下设右旅贲率中士、右旅贲倅长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张荫桓

    1837—1900清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樵野,又字皓峦。纳赀为知县,由丁宝桢荐至道员。光绪二年(1876)起,历任登莱青道、山东盐运使、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按察使及在总理衙门学习行走等职。因其谙外交

  • 自治公所

    清末地方自治机构。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9.1.18)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各地设立自治公所,以为城、镇、乡议事会会议及董事会办公之地。

  • 明佛论

    篇名。亦名《神不灭论》。南朝宋宗炳著。针对慧琳《白黑论》而作。旨在宣扬“须弥之大,佛国之伟,精神不灭,人可成佛”,排斥各种“诞佛”之言,难“形生则神生,形死则神死”之说。宋文帝对此论颇赞赏,说“宗少文

  • 苍梧县

    隋开皇十年(590)以广信县地置。治今广西梧州市。历为梧州、梧州路、梧州府治。1952年移治今苍梧县(龙圩)。

  • 胡沂

    1107—1174宋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字周伯。绍兴进士。任州县官二十余年,始召为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为国子司业,擢殿中侍御史,建议沿边屯田,给南来流民耕种。乾道元年(1165),为宗正少卿,进

  • 英杰归真

    太平天国印书。洪仁玕著。是书假借洪仁玕答复清朝投降者张某的询问,阐释太平天国宗教、礼法、天历以及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清咸丰十一年(1861)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