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东家杂记

东家杂记

书名。南宋孔传撰。二卷。传乃孔子后裔,为追崇先世,乃推原谱牒,参考载籍,纂辑旧闻轶事,于绍兴四年(1134)撰成。上卷分姓谱、先圣诞辰讳日、母颜氏、娶丌官氏、孔子追封谥号、历代崇奉、嗣袭封爵沿革、改衍圣公告、乡官等九类;下卷分先圣庙、手植桧、杏坛、后殿、先圣小影、庙柏、庙中古碑、本朝御制碑、庙外古迹、齐国公墓、祖林古迹、林中古碑等十二类,或加宅图、续添袭封世系作十四类。传宣和六年(1124)曾撰有《祖庭杂记》,其版毁于金,是书实据前书改序文年月重刊之本。

猜你喜欢

  • 明艺文志

    书名。一名《明史艺文志稿》。清尤侗撰。五卷。是书为作者入翰林院与修《明史》时所纂之底稿,凡经、史、子各一卷,集部二卷。摭拾多有挂漏,又多不载卷数及撰人姓名。

  • 右曹

    ①西汉加官名号。职掌同“左曹①”。②官署合称。宋代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分左、右,兵部、刑部、工部为右名曹,其所属职方、驾部、库部、都官、比部、司门、屯田、虞部、水部诸司为右曹。③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

  • 北魏明元帝

    392—423即拓跋嗣。北魏皇帝。公元409—423年在位。鲜卑族。道武帝长子。天赐六年(409)即位,时年十八。注意笼络汉族士人,命使者巡求儁彦及先贤世胄。屡变官制,以适应统治,重视农业生产。永兴五

  • 铜锣峡

    在今重庆市区东。因悬崖临长江,下有圆石如铜锣状而名。明初平蜀,廖永忠引舟师至铜锣峡,明升出降,即此。

  • 洛(雒)阳

    城名、县名。“洛”本作“雒”,三国魏改。故城有二: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二里洛河北岸。原为周成王时周公营建雒邑的成周城,周敬王避王子朝之乱,迁都于此,加以扩建,为春秋后期最繁荣的都市之一。战国时改

  • 东宫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代侍卫亲军机构。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侍卫总管府改置,掌札刺儿、忙兀、兀鲁兀、弘吉刺、亦乞列思五部探马赤军。置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职。隶詹事院。三十一年八月,改为隆福宫右都威卫使司

  • 王叔文

    753—806唐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颇知书,好谈治道。德宗时,以棋待诏,与王伾同侍读东宫。常与太子(顺宗)议论政事及宫市之弊,由是为太子所重。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顺宗立,初为翰林学士,不

  • 李防

    宋大名内黄(今属河南)人,字智周。第进士。太宗、真宗两朝,历诸州、军通判、知州、转运使及三司户部、盐铁判官。所至留意财赋利害。曾建请均定田税,召人耕逃户之田,使官赋不缺;又请置折中仓,鼓励商人运粟京师

  • 汉语

    书名。东汉荀爽撰。集录汉朝政治成败可为鉴诫之事。久佚。

  • 彰化县

    清雍正元年(1723)分诸罗县北半线地置。治今台湾彰化市。属台湾府。光绪二十一年(1895)为日本侵占,1933年改彰化市。1945年日本投降后,原辖区改置彰化县,驻地仍称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