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上谕

上谕

①又称谕旨,俗称圣旨。一般指皇帝的命令和指示。凡皇帝主动发布的指示性命令称谕,根据臣工的请示报告而发布的答复性指示称旨。②清代文书名称。下行文。乃皇帝发布日常政令之体裁,为清代所独有。雍正以前,一般由南书房词臣或内阁官员起草,主要通过内阁发布或直达于部院。设军机处后,概由军机处撰拟,经皇帝阅定后,凡属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所共知者,即由内阁公布,为明发上谕,称作“内阁奉上谕”或“内阁奉旨”。凡属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等机密不便发抄者,即以军机大臣奉旨之名义,由军机大臣用寄信形式,直接转达给应该接受和执行上谕之大员,为廷寄上谕,简称寄信、廷寄,称作“军机大臣字寄”或“军机大臣密寄”。此类谕旨涉及外省者,均由军机处封交兵部捷报处递发;事关在京部院者,则由军机处以交片文书转达。

猜你喜欢

  • 公坐

    见“公罪”。

  • 郑城

    在今安徽颍上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六年(525)裴邃攻魏,“拔郑城”,即此。

  • 太子前卫率

    见“太子后卫率”。

  • 江北四镇

    指南明弘光政权驻守江北的四个总兵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

  • 董子

    书名。战国董无心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于儒家。并云“难墨子”。王充《论衡·福虚篇》述董无心与墨学门徒缠子的辩论。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董子》一卷,谓董无心“著书辟墨子”,与《汉书·艺文

  • 宣抚处置使

    官名。南宋初年置,以知枢密院事张浚充任,置宣抚处置使司于秦州,掌川陕、京西、湖北路宣抚之事,许以便宜行事,设属官如宣抚使。后设副使佐之,又设参议官专掌措置财用。

  • 主醢

    吏职名。唐光禄寺掌醢署置,十人。流外五品。掌酱醋醯醢。

  • 人鬼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存在,成为祭享对象,称人鬼。多指祖先。《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

  • 水牛塘

    约在今贵州遵义县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吴广进营于此。

  • 袁著

    约133—151东汉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人。桓帝时为郎中,年十九,因不满外戚梁冀专权跋扈,上书奏请抑损其权。为冀迫害,数变易姓名,终被追捕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