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上舍

上舍

宋熙宁四年(1071)立太学三舍法,第一等称上舍。上舍招生一百人。上舍生考试分上等、中等、下等,名列上等的直接授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上舍生常被选充太学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职事人,有月俸。入学满六年而获释褐,称走马上舍。元符二年(1099)规定,州学每年可贡上舍生一人入京师,暂补太学外舍,考试合格即补内舍;三次考试不升舍,遣还州学。崇宁元年(1102),改州学为每三年一贡,考试成绩上等补上舍,中等补下等上舍,下等补内舍,其余为外舍。

猜你喜欢

  • 驾帖

    文书名。明代东厂、锦衣卫捕人及取死囚赴刑之凭藉。因出自皇帝御旨,故名。始于洪武中。厂卫捕人时,须取原奏情事,并御批,送刑部签发,再送刑科批定,然后有效。但帖上不如政府精微批文有符号可资稽核,易滋弊端,

  • 省魁

    科场称谓。宋代指礼部试第一名。即“省元”。《梦粱录》:“宋时中省魁者,殿试有升甲恩例。”

  • 咸驩县

    西汉置。治今越南义静省演州县西。属九真郡。三国吴末属九德郡。隋属日南郡。唐武德五年(622)于县置驩州(后改名演州)。天宝二年(743)改为怀驩县。《水经·温水注》:“咸驩已南,麞麂满冈,鸣咆命畴,警

  • 番族

    又称土番。清代对台湾高山族的称呼。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已有此称,但不普遍,清因之,遂为专称。按其住地与社会发展状况,分为野番、生番和熟番。野番指远在深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部分。生番指居于深山

  • 术虎

    金女真部落姓氏。部人分布于涞流水、活论水(今拉林河及其支流活论河)等地。入中原后,改汉姓董氏、术氏。

  • 社首山

    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汉书·郊祀志》:“周成王封泰山,禅于社首”,即此。其后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皆禅于此。唐李白有《大猎赋》曰:“登封于泰山,篆德于社首。”

  • 王庭筠

    1156—1202金辽东熊岳(今辽宁盖州西南)人,字子端,号黄华山主。大定进士。任恩州(今山东武城东南)军事判官,有政绩。再调馆陶(今属山东)主簿,被劾致仕。明昌三年(1192)起为应奉翰林文字,复迁

  • 玉篇

    书名。南朝梁顾野王撰。用楷书写成,释字以音义为主,于汉许慎《说文解字》多有增补。原作已佚,今本经梁萧恺、唐孙强、宋陈彭年等屡加增改,凡三十卷,五百四十二部。

  •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四杰。四人地位低下,仕途坎坷,共同反对因袭南朝齐梁绮丽诗风,在开拓诗歌思想境界,扩展题材领域,探索格律形式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 勒尔锦

    ?—1706清宗室。礼亲王代善曾孙,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子。顺治九年(1652)袭爵顺承郡王。康熙十一年(1672)掌宗人府事。次年吴三桂反,以宁南靖寇大将军驻荆州,累年迁延失机,毫无进展。十九年诏取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