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三辅黄图

三辅黄图

书名。又称《西京黄图》,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题为“《黄图》一卷”。三国魏如淳注《汉书》曾引及此书,可见原书当成于汉末或去汉未远之时。书本有图有记,图久佚,文字部分经后人辑理成书,所记为汉代长安周围三辅地区街市、闾里、苑囿、池沼以及城阙、宫殿、宗庙、陵墓、仓库、官署、明堂、辟雍等重要建筑物的名称、方位、制度,间及周秦古迹,记载详备,是研究汉代长安城和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在流传过程中经唐人增益,传写者又将后人注释乱入本文,今本遂有六卷三十六篇,杂见唐代地名,且有晋以后诸书杂说。清孙星衍、庄逵吉曾作校正,复订为一卷,收入《平津馆丛书》。

猜你喜欢

  • 司马休之

    ?—417晋宗室。字季预(一作季豫)。敬王司马恬子。隆安二年(398),以平王恭、庾楷功,拜龙骧将军、襄城太守,镇历阳(今安徽和县)。元兴元年(402),桓玄攻历阳,携子侄弃城奔南燕。玄败,南归。为荆

  • 强项令

    见“董宣”。

  • 阿恶

    古西域国名。始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初为蒲类国一部分。蒲类王得罪于匈奴,单于怒,徙其人六千余口,居匈奴右部阿恶地,因号“阿恶国”。

  • 谢方叔

    ?—1272南宋威州(治今四川汶川西北)人,字德方。嘉定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侍郎。曾上书详论忠奸之别,请宁宗用忠臣、斥奸臣,又请行限田法。淳祐十一年(1251),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曾以

  • 壬戌之盟

    即宋金绍兴和议。和议虽订立于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但到十二年(壬戌)金使始持誓书至宋,边界亦于是年划定,和议最终完成,故亦称“壬戌之盟”。

  • 犯屯

    又名遣屯。清新疆屯田种类之一。乾隆二十一年(1756),发首批遣犯至哈密塔勒纳沁屯田。后陆续发至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乌苏、精河、伊犁等地屯种。每人给地十二亩;官给籽种、牛具,为兵屯之

  • 十九信条

    即“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 张炜

    ?—1216金洺州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字子明。本名燝,避金章宗讳改。大定进士。承安五年(1200),任同知镇西军节度使事,转同知西京转运使事。主持筑界墙工役。后任桓州刺史,充宣差西北路军储。大安

  • 刘悛

    438—498南朝齐彭城(今江苏徐州)安上里人,本名忱,字士操。初辟宋南徐州从事。后假宁朔将军,与尚书仆射萧赜同直殿内,遂与赜相结。寻迁武陵内史,曾修复郡南古江堤。入齐,武帝(萧赜)以为司州刺史,转授

  • 东魏孝静帝

    524—552即元善见。东魏皇帝。公元534—550年在位。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曾孙,清河王元亶之子。永熙三年(534),丞相高欢立以为帝,改元天平,是为东魏之始。然动静不得自主,武定五年(547)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