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三藏

三藏

梵文Tri-Pitaka的意译。佛教经典总称。“藏”(Pitaka),谓盛放东西的箧筐,义近“全书”。分三类:(1)经(经藏,梵文Sutrapitaka的意译);(2)律(律藏,梵文 Vinayapitaka的意译);(3)论(论藏,梵文Abhidharmapitaka的意译)。“三藏”有大、小乘之分,即大乘的经、律、论;小乘的经、律、论。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亦简称“三藏”。

猜你喜欢

  • 圆测

    613—696唐时新罗国王孙,名文雅。幼年出家。武德时来华,从法常、僧辩学佛教经论。贞观时,住长安玄法寺。贞观十九年(645),师事玄奘,受《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与窥基相伯仲。因居西明寺,又

  • 李充

    东晋江夏(治今湖北云梦)人,字弘度。幼好刑名之学,深抑虚浮之士。初任王导、褚裒参军,以家贫为由,请求外任,获许,遂以“穷猿投林,岂暇择木”的急切心情,赴剡县(今浙江嵊州)任县令,转大著作郎、中书侍郎。

  • 以吏为师

    秦统一后实行的一种强化封建专制主义政策。秦始皇于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建议,在禁绝私学,焚毁诗书的同时,要求学习法令避禁:“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1975年湖北云梦

  • 重修琴川志

    元代志书。元卢镇修。十五卷。卢镇字子安,淮南人,顺帝至元间以领兵副元帅兼知常熟州。琴川,水名,在今江苏常熟境,因以为常熟别称。书成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据宋鲍廉所撰《琴川志》加以校补。凡所增补,

  • 张全义

    852—926唐末五代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原名言(一作居言),字国维。农民出身。乾符末,以受县令辱,参加黄巢起义军。大齐政权建立,任吏部尚书、水运使。黄巢败,降唐河阳节度使诸葛爽,昭宗赐名全

  • 崇文院

    官署名。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掌修史、藏书、校书,称为西馆。太平兴国二年(977)修建三馆书院,次年赐名崇文院,迁贮西馆书籍。端拱元年(988),又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仍与三馆总称崇文院

  • 李流芳

    1575—1629明苏州嘉定(今属上海)人,字茂宰,一字长蘅,号香海,一号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家有檀园,亦以为号。万历举人。天启二年(1622)赴京会试,为兵所阻,遂返江南,寓居杭州皋亭山。工诗善书,

  • 律历(曆)融通

    书名。明朱载堉著。四卷。成化以后,大统历推交食多不验,议改历者日众。载堉因此撰《圣寿万年历》八卷和此书,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奏。后收入《四库全书》。前二卷为黄钟历法十二篇,后二卷为黄钟律议

  • 夏馥

    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人,字子治。桓帝初举直言,不就,以声名为当权宦官所惧。党人事起,被诬为党魁。士人则尊之为“八顾”之一。后毁容埋名,亡入林虑山中为冶家佣,党禁未解而卒。

  • 怀化大将军

    官名。唐显庆三年(658)始置,为正三品上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于诸卫。宋代置为武散官,初正三品,元丰五年(1802)罢为武散官,惟蕃兵蕃官仍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