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三纲

三纲

①封建社会三种主要的道德关系。详“三纲五常”。②官名。据新疆吐鲁番出土十六国、北朝时高昌国文书所记,高昌国郡、县两级均以三纲为主要僚属,又称纲纪。郡属三纲指郡主簿、功曹和五官,县属三纲指县主簿、功曹史、廷掾。

猜你喜欢

  • 丁瑄

    明人。正统时御史,十三年(1448)奉命赴闽镇压邓茂七起义。次年诱杀之。景泰初官至广东副使,卒于任。

  • 八比文

    科举考试所用文体之一。元代始行。元仁宗行科举后,为便于考生,特别是蒙古、色目考生撰写合格的文卷,采用此文体。文章规定分为起、中、后、末四个段落,每段各有二股,即二比,共八比。文句排偶比对,比与比之间用

  • 平阳乡

    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后汉书·臧宫传》:建武十一年(35),岑彭率舟师伐公孙述,下巴郡,使宫从涪水而上,大败述将延岑于沈水(今射洪县东涪江支流洋溪河),军至平阳乡,述将王元降,即此。

  • 太原郡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置。治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离石、灵石、昔阳等县以北地区。西汉以后辖境逐渐缩小。文帝前二年(前178)改为太原国,元鼎三年(前114)复为

  • 卿大夫

    ①卿与大夫爵名合称。周代及春秋战国时天子或诸侯所封。《公羊传·襄公十一年》徐彦疏:“卿、大夫者,皆是爵号,但大同小异而已,若总而言之,皆曰卿大夫;若别而异之,乃贵者曰卿,贱者曰大夫耳。”②爵名。同上大

  • 颜浊邹

    春秋末卫国人,名浊邹,或作涿聚、雠由。孔子学生。传曾为“梁父之大盗”。《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孔子周游列国,至卫

  • 程知节

    ?—655唐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本名咬(䶧)金。骁勇善马矟。隋末,聚众保乡里,后入瓦岗军,依李密,为内军骠骑。密败,归王世充。武德二年(619),与秦琼阵前投唐,任秦王府左三统

  • 少牢

    古代祭祀所用之牲。见“太牢”。

  • 大营官

    官名。清代西藏地方官员之一。掌所属各城军民政事。前藏设五品官十九人,分辖十大营;后藏设三品官四人,分辖三大营。缺出以小营官调补。

  • 收军册

    见“户口、收军、清勾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