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门候

门候

官名。主城门或军营门。西汉城门校尉属官有十二城门候,掌按时开闭城门。东汉沿置。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又,诸将军营部亦置。隋朝为左右监门府属官。隋高祖仁寿三年 (603)于监门府置门候一百二十人。炀帝时增至二百四十人,正七品,与左右门尉分掌门禁守卫。


官名,两汉都城十二城门皆置候,属城门校尉,掌开闭城门,查问出入人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候。”《汉书·蔡义传》:“数岁,迁补覆盎城门候。”注:“门候,主候时开闭也。”《后汉书·百官四·城门校尉》:“城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雒阳城门十二所……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后汉书·鲍永传》:“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注:“《东观记》曰:时良从送中郎将来歙丧还,入夏城门,与五官将车相逢,道迫,良怒,召门候岑尊,叩头马前……良诸侯藩臣,蒙恩入侍,宜知尊帝城门候吏六百石,而肆意加怒,令叩头都道,奔走马头前。无藩臣之礼,大不敬。”州县苑之门也置门候。《后汉书·方术·李郃传》:“县召署幕门候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二城门候。”注:“师古曰:门各有候,萧望之署小苑东门候,亦其比也。”将军府和军营也设门候。《后汉书·百官一·将军》:“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候。”《三国志·魏书·张邈传》:“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隋朝左右监门府属下有门候120人,炀帝时增至240人,正七品,与左右门尉分掌门禁守卫。

猜你喜欢

  • 算学馆助教

    官名。清朝算学馆负责教授算法之官员,一人,由汉人充任。详“算学”。

  • 子大夫

    官名,即大夫,子是对男子的敬称、美称。在春秋时期,除周天子称王外,其他诸侯大国的国君也称王,王下最大的就是大夫。《国语·越语上·勾践灭吴》:“大夫种曰:‘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 保愈郎

    金朝太医阶官名。二十五阶之第十二阶,秩从六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六品上,称保愈郎。见《金史·百官一》。

  • 辛衮

    官名,辽置,见“弥里”。

  • 石库令

    官名。西汉属将作大匠,有丞。东汉省。官名,汉置,属将作大匠(又名将作少府),掌建筑用石的保管等,有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 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名。设于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十一月,置司雷州路。成宗大德元年(1297),併入广西廉访司。四年复立。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参见“肃政廉访司”。

  • 清望官

    唐朝用以指内外三品以上及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秘书少监、太子少詹事、左右庶子、左右率府率、国子司业等清贵之职。唐代清望官指常备顾问的中央高级官员,包括门下侍郎、中书侍郎、

  • 三千营

    军事编制。明永乐(1403—1424)时以塞外降丁三千人组成,置为京军三大营之一。均为骑兵。司巡哨,以警卫京师,选勋臣二人为提督。景泰元年(1450)改立十团营。以原三营称老营,遂废。成化三年(146

  • 总督河道

    官名。明置,掌治理河道。初称总理河漕,后改称总督河道。见《明史·职官二》。

  • 行台尚书右丞

    官名。北魏置,东魏、西魏、北齐、隋、唐沿置。多省称为行台右丞。在行台内职掌同“尚书右丞”。隋、唐时诸道行台只设一丞,左、右任置。唐高祖武德九年(626)省诸道行台时罢。隋视从四品,唐为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