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长官司长官

长官司长官

官名。元朝西南地区诸溪洞所置长官司之职官。位达鲁花赤之下,掌司事。多以土人为之。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湖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省设有。正六品。管所辖土兵及司事,受地方长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详“土官”。


(1)元代管辖斡耳朵所属民户之官。其时管领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等总管府,掌太祖斡耳朵四季行营一切事务。其下所属多为管民的长官司,如管领上都大都麴米等长官司,领民匠七十九户,管领彰德等处长官司,管民一百十七户。设官有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2) 武职土官名。明制于少数民族地区设长官司,长官正六品,副长官从七品,所属有吏目一人。清制,长官司长官品秩同明,四川省置三十七人:分驻于叙州府、龙安府、宁远府、雅州府、泸州厅、打箭炉厅、理番厅等地方;云南省置三人,分驻于腾越厅及临安府所属地方;贵州省置六十五人,分驻于贵阳、平越、都匀、镇远、思南、思州、铜仁、黎平、石阡、定番、开州、永宁、黄平、麻哈、独山、龙里、贵定、修文、镇宁等府、州、县所属地方,掌管八十一个土司事务;广西省置二人,驻于庆远府属永定、永顺二地。

猜你喜欢

  • 验封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验封司。明清吏部四司之一。掌理文职官员封爵、褒赠、袭荫、土司嗣职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296)改司封部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吏部亦置,设官略同。清

  • 王会司郎中

    官名。即“王会清吏司郎中”。

  • 五百

    亦作伍佰,汉朝官府执役者,官员出行时充作前导,文武官员因职位不同,人数也不等。据《后汉书·舆服制》璅弩车前伍佰,公八人,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六百石皆四人,四百石至二百石皆二人。三国蜀、晋及南朝宋亦

  • 粮长

    明朝乡间掌税粮征收之人。洪武四年(1371)始设于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二省)、浙江、江西等地,后向全国推广。大率以万石左右的税粮区为单位,择田粮多者充任。初为大户承充的优差,可以凭借职权欺压乡里,中饱

  • 常盈库

    官署名。明朝太仆寺所属仓库。设大使一人。掌贮凡各牧监草场被垦为田地之岁收租金。

  • 掌赞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仪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改正八品。为司赞、典赞之佐。宋朝为尚仪属佐,协助司赞掌礼仪、班序、设版、参拜之事。金沿唐宋之制,置二人。明朝置为女官六局中尚仪局

  • 内史舍人

    官名。隋朝内史省属官,置八员,正六品上,文帝开皇三年(583)加为从五品; 炀帝大业三年(607)减为四员,十二年改名内书舍人。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名内史舍人,三年改中书舍人。参见“中书舍人”。

  • 鸿胪

    官署名,秦称典客,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王莽改称典乐,东汉仍称大鸿胪,其长官也称大鸿胪,为汉九卿之一,俸中二千石;副长官为丞,比千石。西汉时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

  • 守京兆尹

    官名,汉置,掌代行京兆尹之职事。京兆尹,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掌治京师,属官有长安市、厨两长丞、都水、铁官两长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汉书·赵广汉传》:“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

  • 加官

    指官吏于本职之外所加领的其它官衔。汉朝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大官令至郎中,无员,多至数十人; 给事中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